深海剧情解析

总共3.5万字,单剧情解析就写了2万字,真的写了很久😣

如果感觉我写的还行,希望能帮忙扩散,让喜欢深海的同好们看到🙏🙏🙏

不过这么多字估计没人能看完🥹,只能分享到空间和群里自娱自乐了😭

深海的主旨

一个带着严重抑郁情绪的小女孩,是如何在陌生人的善意下打开缺口,将自己对生活的期盼寄托在陌生人之上。又是如何在陌生人离开之后,与自己和解,不再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与过去和解,接纳过往的灰色世界,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去寻找人生中下一线光亮。

【女主情绪没好,只是愿意直面和为改善抑郁情绪努力了】

更本质一点:emo的人是如何周围人的善意下鼓起勇气面对生活的故事。

情感和情绪的变化过程才是深海着重在呈现的东西,剧情在深海的结构中更多作为情绪变化的背景板。

理解剧情的前提

  1. 整体逻辑:双线剧情,梦境和现实有映射,两者的时间线是同步的,但是映射并非完全同步,大体上从南河装鸭子开始到南河松手入海,对应着梦境中一开始到劈开大海的剧情。参宿在南河入海时的梦境被调换到最后的深海之眼部分,从劈开大海到深海之眼的部分是参宿无法接受南河死亡而重构的梦境。

  2. 主旨大意:《深海》这个电影想讲的主旨其实在绘本的封面上写着的:“人生也许没有意义,我只是不想错过那些微亮的瞬间”。前半段梦境讲的是参宿的执念是怎么从妈妈身上转移到南河身上的,以及参宿是如何打开灰色世界的心结。最后的揭示部分讲的是参宿如何放弃将执念牵挂于一个人身上,选择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3. 梦境之中除了前半段的南河是被包装过的真的南河之外,其他的所有的景、角色、行为都是参宿的意识所化,每一个角色代表着参宿不同意识的化身,加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参宿。整个梦境的过程就是参宿心绪变化的过程。

  4. 深海的剧情支撑理论是“濒死体验(NDE)”,人在濒死的时候,进入的幻觉,幻觉是由看到的东西组成的,并不完全是梦。现实时间线没出现的东西不会在幻境中出现,幻境是由过去经历过的东西组成的。参宿先是因为现实的剧情产生情绪变化,再将这种情绪变化呈现在梦境之中。

  5. 电影中色彩也是导演的参宿整体情感表达的工具,暖色调代表参宿心情好,阴暗的色调代表参宿心情差,绚丽的美景代表参宿那一瞬间忘却了所有的负面的东西,存粹的美好。

  6. 梦境中的情节是按照现实时间线发生的事情和参宿的情感变化来安排的,符合参宿的情感变化是第一位的任务,所以并不会符合线性观看下的常规逻辑。(这也是这部电影需要解析的原因)

  7. 之前的参宿看待世界的方式是:将所有的善意的或者非善意的举动都去做灰色的解读,所以参宿的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这也是抑郁情绪膨胀后的真实感受——认为整个世界都是负面的,不愿意接受这个世界存在美好的一面。

  8. 深海的节奏设计是从情感角度出发的,而非剧情角度。从情感角度来说是节奏合理的——欢快之后不久就进入灰暗,灰暗到极致又迎来绚丽的色彩,而绚丽的色彩转瞬间就被吞没……这也是参宿本人的感受。在情感变化上,深海并没有过于拖沓或者过于紧凑。

  9. 在梦境中参宿呈现出一种“被剧情推着走”的感觉,这本质上是由于参宿潜意识里最主要的想法就是“让自己沉浸在这个美好的梦境之中不要醒过来”。参宿唯一的目的就是不要脱离梦境,而梦境实际上是被现实里参宿经历的事情推着走的。因为在现实中参宿就是被动的状态,她没有主动去改变什么,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做出选择或者改变,这样的情景映射到梦境之中,就是参宿一直被梦境中的意外事件推着走。

理解剧情的关键隐喻

因为深海很不合常规的将理解剧情的关键放在了隐喻中,因此如果无法理解某些隐喻的指向就无法理解剧情。

  1. 海精灵:原名梦魇,深海之眼原名梦魇之眼,因为审核不过改的名。海精灵代表着参宿的心结或者说执念,是很多东西的具像化——被忽视感、不安全感、被厌恶感等等这些集合的具象化,形象来源于妈妈雪地中离开的剪影。在参宿情绪不稳定时,执念扩大,就会变成大梦魇摧毁一切。南河和参宿争夺海精灵是“南河的出现使得参宿的负面的世界认知发生变化,但是她又本能的质疑这种变化的合理性”这一个情绪过程的具象化。争夺海精灵本身就是参宿两种观念挣扎,正如观众所感觉的,怎么会有一个市侩的陌生人愿意毫无目的拯救你呢?参宿也有这样的困惑,参宿一开始是不相信南河的善意是真实的,整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挣扎的过程。

  2. 丧气鬼:就是参宿的红卫衣在梦里的具象化,也是参宿沉溺梦境的工具或者说梦境的自救方式。丧气鬼不会伤害参宿,而是将她裹在里面,隔绝外界的伤害,这本身也是参宿红卫衣的作用。丧气鬼会使人窒息是因为在现实中,参宿将自己裹在红卫衣里的情绪就是类似“窒息”的。

  3. 深海:深海是心海,藏着每个人心结和家托。既会让我们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也会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4. 幕布:幕布前面是梦境世界,是想要去的沉溺的地方,身后的是现实世界就是我们观众坐在影厅的这个现实世界。投影仪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小丑,他在桌子上放了一个投影仪。那个投影仪是就参宿梦境很多影像的来源。导演希望塑造一种体验式的感觉。

澄清几个常见的误解

  1. 《深海》的表达内核和抑郁症没什么关系,抑郁症只是个背景设定,也不是呼吁儿童心理健康什么的,深海只是在呈现,而非感染或者思考。

  2. 南河不是存粹的伟光正见义勇为者,他就是个普通人,在脑袋一热见义勇为之后也有过后悔的情绪。

  3. 参宿其实不了解南河,她只知道救她的人是书摊上的小丑,她甚至不知道小丑的名字,只是以绘本上的“南河”来称呼他。参宿不了解南河的过去,我们看到的南河实际上是参宿对现实中救了她的小丑的解读。

解读的边界

写这个解析最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把握解读的边界:什么样的解读是必要的、出于导演的初衷的,什么样的解读是过度解读。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1. 作为梦境支撑的情感变化逻辑是唯一的,也是出于导演初衷刻意设置的,这一类是应该唯一解读的。

  2. 涉及到整个剧情的双线映射结构的部分,也是唯一答案的,应该被解读的。

  3. 参宿在某个情感过程中具体的情感,是可以千人千面解读的。

  4. 明显为美术表达服务的部分,也是可以自由解读的。

具体的剧情解析

整个解析将以梦境剧情为主线,穿插现实的剧情。

有部分解读比较确定就是导演的初衷,也有部分解读不是特别有把握,不是特别有把握的解读会在结尾额外加上*

 

截图左下角有具体时间,可以回电影中翻时间找到原来的图。

【0:00:00→0:09:00】

在这个段落中,导演用光速介绍了参宿的人设,这部分是作为故事的背景设定而存在的,并非故事本身。

参宿的人设大体是:小时候很幸福,然后父母吵架,母亲雪地里离开了。后来参宿爸爸娶了新的老婆,他们生了新的儿子,而后忽视了参宿。参宿试图联系母亲,而母亲也不在意她。参宿最终有了强烈的抑郁情绪。(实在是不想用抑郁症这个词)

参宿并没有积极面对自己的抑郁情绪,只是将自己包裹在红卫衣里面,将抑郁情绪积攒下来,再在别人的面前伪装成另一个样子。

电影开头是参宿的红卫衣落入海中,然后是雪地里参宿的梦境,神秀醒来之后就坐在去天狼星号邮轮的大巴上。

或许参宿那时候就有了一点跳海的想法吧*

 

参宿和家人一起登上了天狼星六天七晚的奢华游,参西趴在船舷想着妈妈告诉她的海精灵的故事。然后被小丑提醒,家人叫她去拍照,参宿和家人合照时习惯于保持距离。然后参宿逛小街市,被小丑恶劣对待。这一天是参宿的生日,只有运营商记得她的生日,父母只记得庆祝他们新生的儿子——糖豆入了幼儿园。

晚上参宿在床上看着一家人曾经美好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抬起头看到远方的水龙卷,迎着狂风暴雨走出船舱来到甲板上。

这一段有非常多的伏笔,在后面用到的时候再截图对应,这里就不展开了。

【0:09:00→0:09:30】

参宿从船舱中走出,捡起鱼儿放入海中。这一段按照导演自述,是对参宿跳海的艺术化处理:既不想让观众在影片开始就察觉参宿主动跳海,又希望能够完整表达参宿跳海的自愿成分。

鱼进入水中化作海精灵,本身就表明鱼是不存在的。

整个行为的意象大概是 参宿选择了自己的归宿(导演直播有讲到)。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参宿对世界绝望了,鱼在船上不能活下去,正如参宿在这个世界没法活下去,深海才是参宿的归宿,就是离开这个世界。参宿选择救那条鱼本身也是救自己。

同理,后面的听到了妈妈的声音(也就是海精灵的呼唤)也是同样的表达内容。

额外提一下海精灵唱着妈妈的歌引导参宿去找妈妈,表达的意思是:

海精灵代表参宿的心结,也是参宿内心负面的东西,去寻找的妈妈代表着那些负面的东西相反的好的东西。举个例子参宿感到被忽视和不安全感,她内心的被忽视和不安全感就驱使她去寻找归宿,这个归宿就是死亡——在梦境中变成了南河,因为南河救了她,给予了她之前没有的安全感和被在意的感受。

【0:09:56】【1:30:44】

一身而过的小黄鸭救生圈和落入水中的红卫衣,这是参宿落入海中的场景。

南河跳下水中救下了参宿,参宿也失去了她的红卫衣。

参宿的红卫衣沉入水中或许也有参宿丢开心结的意象在。*

 

【0:10:10→0:12:30】

绚丽的片头,虽然本质上是技术实践作品,但也有表达意义在,照搬官博的原话吧:

这是参宿坠海时,“大梦一场”的开始——

从细胞、到浮游生物、鱼群鸟类,再到世间万物...

终汇聚成“心之所往”的绚烂世界。

 

风暴当中,也有生命里的“南河”(小黄鸭);

激荡过后,终会云开雾散。

我自己补充一点:漩涡代表参宿坠入深海,也是梦境生成的标志。后面的到小黄鸭出现之前就是“世界生成中”,然后在雨中漂泊代表参宿刚入梦时海上是暴雨,后面的云散日出参宿出现,代表着参宿在梦中睁眼也是梦的开始。

【0:12:58】

梦境中游泳圈大黄鸭对参宿说快醒醒和现实中南河对参宿说快醒醒对应。梦境中的游泳圈又大又安全,是参宿因为现实中游泳圈一直在慢慢漏气,无法承载两个人而塑造出来的(剧情开头的小黄鸭满气,到后面瘪瘪的)。一半乌云一半晴朗的天空代表着参宿在梦境中睁眼的时间段对应于现实中第三幕后走出暴雨的时间段。

这个时候的梦境世界色调温柔而美好,代表着这个时候现实世界中的参宿心情很好

这个时候往下发展的梦境其实是在 重演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参宿的心态变化也对应于当时的心态变化。

有个比较重要的细节支撑:从“快醒醒”开始,参宿就没有再和南河说过话。下一次参宿说话的时候已经是在南河快死了,参宿的梦境也濒临崩塌的时候。

【0:13:24】

海精灵出现了,形象代表妈妈雪天离开的剪影,吐出了一个手机给参宿,这个手机之后会用到。

海精灵唱着妈妈的歌,带着参宿去找妈妈,最后找到了深海大饭店,找到了南河。

  1. 找南河是因为南河对参宿的拯救给参宿带来了被需要的感觉和安全感,所以现在参宿内心的负面的东西驱使她去寻找的安心之所从死亡变成了南河。

  2. 色调变得阴暗是参宿想起了参宿和南河的初见并不美好,所以低落的情绪反映到了梦境之中。

 

【0:15:00】

参宿路过门槛,看到了深海大饭店。

门匾上的 您可来了和一见生财是黑白无常帽子上的字 ,这个和参宿没什么关系,存粹是导演给观众的暗示。

 

从这里开始的一大段情节是现实中参宿落水到被南河救上来时心理变化在梦境中的映射。

深海大饭店和千与千寻中的汤屋有很强的即视感,尤其是到后面这个即视感会变得更强。这样设置是不希望观众一开始就发现梦境的悲剧底色,让观众先沉浸到奇幻的世界中,认为小女孩真的是来了一场异界之旅,代入小女孩的情绪之中

 

【0:16:10→0:17:38】

参宿敲门,看到纸板人在说话,回头就见到了和纸板人一样的鱼和海象在讨论深海大饭店的创意菜。参宿躲起来,被发现后被认为是晦气而遭到驱赶。

深海大饭店的食客全都是鱼,其实完整设定在深海大饭店的绘本里,这些食客是河鱼,他们是陆地上的鱼,向往着海中的生活,所以报名了深海大饭店六天七晚的奢华游。「 这个六天七晚的奢华游对应现实中参宿一家去的天狼星号六天七晚的奢华游 」

晦气这个词是参宿第一次见到南河的时候,南河将她挤开时对她说的。晦气在梦境世界中是参宿认为自己不被需要、总是给别人带来麻烦的象征。参宿在梦境中塑造自己被食客们排斥的场景,代表着参宿意识中讨好型人格的一面。(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自己)

顺便一提,电影中的主角名字来源于冬季大三角的三颗星星:南河三、参宿四和天狼星。起这个名字的原因,按照导演的说法:“参宿四接近爆炸边缘,而南河三,是陪伴在它旁边的另一颗星。”

当然还有一些不确定的解读:深海号的食客是鱼是因为南河救了参宿之后腰部受伤,血一直流,引来了海中的鱼。*

或者参宿联想到南河葬身鱼腹*

参宿透过彩色玻璃往里看的时候,除了纸板人之外也能看到打光灯之类的摄影用具,再结合纸板人摇晃时发出的声音,可以认为一开始是参宿在看一个皮影戏,一回头就变成真的了。参宿来的时候没有看见食客,回头之后才看到,这或许也是梦境正在逐渐生成的体现。*

【0:18:30】

周围人对参宿的排斥导致海精灵发威,引起潮水将食客们冲进深海号。

海精灵和丧气鬼这两个东西都是梦境的支撑,也是梦境中保护和引导参宿的东西。鱼客们的言行触及到了参宿的心结,因此象征着心结的海精灵膨胀变大。海精灵所象征着的心结还是之前的参宿灰暗生活里的支撑,所以会有保护的特点。

食客们沾水变回原形,这个设定是为了体现一种“无力感”,也是参宿泡在水中时的感受。还有一个点就是:有点像我们正常人自己被打回原形的感觉——动物状态是我们本能的自己无能为力的自己,但是第二天我们又像装成个人的样子去像社会动物走出去。(这一段解读来自导演的直播)

 

【0:19:16→0:19:50】

南河出现,脚上的鞋子外面是笑脸、里面是哭脸,突出的烟圈是小丑的形状。

【0:20:00→0:23:12】

比较长而复杂的一段情节,图省事一次说完:参宿被冲到走廊上,看到南河,去抓他的手,南河制伏海精灵,参宿和南河争夺海精灵,南河生气发威,南河决定做疙瘩汤。

这一整段映射着现实中从参宿落海到第一幕的剧情,包含没有出现在电影中的“参宿被南河从海里救上来”的部分。

参宿初见南河的画面极致绚丽。她伸手抓向南河,南河伸手抓向她,对应着南河跳下水抓住她的手的那一幕。那一瞬间参宿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消散了,只剩下存粹的正面情绪,因此这一幕在梦境中重现的时候会是极致的绚烂的画面。

 


【接下来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点】: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很丧的时候突然接收到陌生人的善意,然后那一刹那会很开心,但是随之而来的下一个瞬间就会怀疑这种善意是真实的还是伪装的,或者它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目的。

南河的小丑脸象征着那个在书摊面前市侩的,赶走了参宿的,令参宿厌恶的南河。这个时候在参宿的眼里,南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形象——既市侩得让人厌恶又不顾自身安危跳下海拯救她。

因此参宿在感受到极致的浓烈的善意的下一个瞬间,立刻就会想起来那个小丑南河在书摊前令参宿讨厌的一面。南河显现小丑脸代表的就是参宿的潜意识在提醒自己南河其实是那个市侩的小丑,他并没有那么好。

 


然后是和海精灵相关:

南河和参宿争夺海精灵实际上是“参宿的海精灵被夺走”和“参宿的海精灵被南河损伤”这两个事情在梦境中的合理化,而实施的行为主体是南河。

海精灵被夺走象征着导致参宿自杀的执念被南河质疑,海精灵被南河损伤象征着参宿的执念被南河消解。参宿的抗争就是旧的参宿在这种变化下的挣扎,之所以是挣扎,因为南河救人的善意是无法被根本上否定的,因此这样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执念被质疑对应的是现实剧情落海后的第一幕,南河想骂参宿最后又没有骂,只是在叹气自己为什么多管闲事。在参宿眼里就是:参宿因为追寻执念而跳海寻死,南河将她救了上来,而后在质疑她的执念,不理解她的执念,希望她放弃执念。但是现实中的参宿只是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

参宿的执念消散指的是:参宿的灰暗世界观因为南河的出现收到了冲击。原来参宿认为所有人都在厌恶、忽视自己,自己永远在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南河的出现使得参宿明白其实还是有人在意自己。但是参宿也在怀疑这样的在意本身是虚幻的和不存粹的,这就形成了一种挣扎,这样的挣扎的具象化就是参宿和南河抢夺海精灵。这个时候梦境中的参宿本人代表的是参宿内心最深处的,旧的世界认知,也是南河没有出现之前的参宿的模样。(或许表述得太抽象了)

这个时候的南河还没有成为参宿的执念。执念是求之而不可得的东西。参宿追求被在意的安全感,求之不得,才形成执念的一部分。而在南河这里,被在意被需要得到现实中的满足,本身也代表着原本的执念被深藏。

 


痰盂是用来收垃圾的事物,海精灵被装在痰盂里面也有参宿的执念在南河出现之后被南河当作垃圾从参宿身边带走的意思。*

结尾南河拿到参宿的手机和现实中南河用参宿的手机变魔术相互映射,南河的动作也是一致的。

同时手机是参宿和妈妈联络的工具,指代以前的参宿所寻求的东西,也是梦境和现实沟通的工具,参宿的手机被南河收走就代表着参宿可以不管现实沉溺在这个梦境里,这也是参宿本身的想法。*

这一段中南河的外在形象特别的颜艺(误)。南河的外在形象是和参宿对南河的理解挂钩的南河在参宿心目中的形象变好了,梦境中的南河就会变得好看,反之梦境中的南河就会变丑,参宿是整个梦境的掌控者。

【0:23:14→0:27:12】

一个长镜头,主要目的是渲染“奇幻冒险”的风格,让观众代入到美好和虚幻的感觉之中,顺便展现制作组高超的技术和爆肝的资产。最开始的配音似乎是舌尖上的中国的。

0:23:14有一个黑场,电影中的黑场和白场用得不多,但都比较重要。

电影基调从挣扎切换到视觉效果突出的后厨。整体偏温柔的色调表明了参宿在调整心情后重回比较美好的心态。

这两个巨大的海象分别是老金和阿花,分别对应着现实中的亲生父亲、继母,和现实中家庭合影的部分有映射,作为弟弟的糖豆儿在梦境中还没出现。除了这两个海象特别大之外,其他的海象都很小。这是因为参宿在家庭之中感受到的渺小、挣扎和被忽视的感觉,参宿根据这样的感觉去塑造出亲生父亲和继母的形象。(电影开头合影是让爸爸搂女儿紧一点的摄影师就是小丑)

有才不自觉的在楼梯扶手上表现出招财猫的形象,这里其实已经是导演的暗示了。小丑书摊后面的太空船是十月文化的标志。

在0:25:20的时候参宿说了一句对不起,事实上整个旋转楼梯镜头出现了很多个对不起,但都没有出现在字幕中。这本身也是参宿讨好型人格的体现,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会先说一句对不起,将所有的责任承担到自己身上。参宿会给其他人造成麻烦,是因为她潜意识对自己的认知就是“只会给其他人造成麻烦”。

这段画面中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感到不适的地方,比如奇怪的食物、如同绿色粘液的疙瘩汤、脚气等等,揉合在美丽的画面中,让人有种咋一看画面很美,仔细一看哪哪都不对的感觉。

这就是导演的初衷,这部电影的本身是呈现重于叙述的,画面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导演就是希望观众能够从画面中直接感知到那种“表面上是美好的,实际上是令人不适的”的情绪,这就是参宿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

同时还可以有一种解读:南河救了参宿让参宿感到很温暖,但这种温暖之下也潜藏着参宿对这件事情的很多不确定的、不美好的认知。*

彩蛋:厨师看着小红书做菜。

 

【0:27:12→0:35:15】

这一段剧情也是非常复杂,尽量一次性讲清楚:参宿打翻疙瘩汤,然后品味了一下,看到了妈妈,于是做出各种行为。周围的食客都叫着晦气然后避开她,南河去阻止她的行为。南河和参宿吵了一架,用变魔术的方式将参宿丢到了船的外面,船上的乘客喝了疙瘩汤纷纷看到了幻境。

这一争端映射着参宿落海后第二幕的剧情,这一段的剧情有两个情绪变化。

 


【第一个】

这里对于疙瘩汤的诠释也是对于执念的诠释。执念是求之不得,也是创造美好幻境的引子。参宿因为执念入梦,得到了她想要的世界。食客们也因为执念——海精灵做成的汤而看到了自己内心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幻境。

后面食客们因为执念而扑向丧气鬼,也是“执念会使人迷失自己,走向死亡”在梦境中的诠释。食客在梦境中的行为本身就是作为梦境主人的参宿所编织的,因此参宿本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她依然愿意主动沉浸在自己的执念中。

在变魔术之前的情节,呈现出来的是参宿那时候对南河的总认知。之前被拯救的一瞬间的美好到下一瞬间的挣扎——这些都是激情感性下的临时情感。而现在则是挣扎与美好共存的冷静之后的情感,但这两种情感依然在激烈的对抗之中。

参宿沉浸在幻境中,看到了妈妈,但是周围的人又在说她晦气并且避开她——这表现的是参宿在得救后,既能够感受到长久以来寻求的被关注和被需要的情感,同时被忽视和被厌恶的情感也存在着(因为南河的不理解和外在的厌恶表现)。人本身就是复杂的,参宿对南河的怀疑呈现在梦境中就是南河屡次阻止她的行为。

 


【第二个】

南河展现小丑脸,打碎了参宿的美好幻境——参宿意识到南河本质还是那个书摊上的小丑,之前感受到的短暂的美好是虚幻的,被南河亲手破碎。而南河为食客展现的魔术——用将啤酒倒在参宿头顶上呈现,而参宿表现得不知所措,这种沉重的格格不入和茫然的感觉,就是参宿在美好幻境破碎之后的最直接的感受。

对应的是南河在现实中给参宿变了一个魔术,取走了一台参宿的手机,在发现手机已经进水无法使用之后,狠狠锤了两下手机,用粗口将糟糕的情绪表现出来。

这样的“伪装关心”对于参宿的伤害比毫无作为更大。参宿原本认为周围世界的善意都是灰色的,直到南河给她带来了一束彩色的光,结果南河又亲自展现了自己灰色的一面。这样的行为直接将参宿的负面情绪推向了最高潮。

而参宿漂泊在海上时最大的恐惧就是南河将她抛弃,因此参宿的负面情绪直接就以南河决绝地抛弃她在梦境中展现了出来。

 


然后是一些小的映射:

  1. 小丑鱼这个角色其实是导演自己配的音,对应着现实中碰到南河之前遇到的那个人。

  2. 小丑鱼一直咬着南河的人偶,其实也有着食客鱼们吃掉南河的意思。*

  3. 现实中南河给参宿变魔术的时候,参宿的眼睛是闭上的,然后参宿睁开了眼睛,其实可以看得出参宿并不开心,尤其是和后面晴天时短暂的睁眼对比。

 

顺带一说,鞋底火锅发生在现实落海后第三幕,但是却在第二幕的话前面出现,这是因为梦境是由过去的元素打乱之后重新安排的。当前参宿的现实时间线是第三幕和第四幕之间,梦境中的内容是在重现第一幕到第三幕,还是在重现参宿经历过的事情。虽然元素是乱序的,但是情感还是按照曾经的经历去推进,依旧是线性的

整个“初入深海大饭店”的剧情里,参宿的情感一直在“南河很好”与“南河实际上并不好”中来回跌宕。参宿的世界观里是不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所以在感受到南河的温暖时会立刻想到负面的东西去对冲;而南河对参宿的好又是客观无可置疑的,因此参宿在时间沉淀之后还是会记起南河美好的一面。

【0:35:15→0:41:51】

这一整段情节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参宿被丧气鬼包围,丧气鬼攻击深海号,第二个部分是丧气鬼消散,参宿爬上深海号,和南河达成协议。

 


【第一部分】

梦境被构建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参宿沉溺于美好之中,当参宿开始被负面情绪包裹的时候,这个梦境就会濒临破碎。而丧气鬼就是维持这个梦境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参宿被负面情绪侵占的时候,丧气鬼就会包裹(保护)着参宿,强行影响梦境的逻辑,让梦境继续下去。

 

有个小细节:丧气鬼第一次被击溃是参宿作为控制丧气鬼的主体自己放弃了,放弃的时间点就在南河要被憋死的那一瞬间。

 


【第二部分】

参宿爬上深海号,与南河达成协议的整个画面都是明亮而美好的,这说明这一个阶段的参宿整体情绪是偏正面的。

参宿和南河达成协议,放弃了争夺海精灵,将海精灵放在南河那里。参宿放下了她旧有的执念,选择了接受南河带给他的新的认知,接受这个世界上存在善意的认知。在这一段中,参宿被海獭们包围着,阿花也走了过来,这表明着参宿现在认为自己是可以被关注的、不被讨厌的参宿心结慢慢开始打开,参宿在发生转变。

而达成协议的基础仍然是南河的贪财和市侩。参宿在直面来她认知中的南河的缺点,在认知到南河∃缺陷的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感受南河的真心。参宿面对缺点的方式就是在梦境中将这件事塑造成了双赢——南河能够凭借海精灵赚到他想要的钱,以此去对冲南河的市侩的缺陷。*

而南河提出的条件,以及南河背地里和老金的对话“哄一哄她”,代表着参宿并非完全信任南河的善意,她认为两个人的关系依然是存在不稳定性的,但是她选择将这个不稳定性深藏起来,不去思考它。(参宿就是整个梦境的“编剧”,老金和南河的对话实际上表达了参宿在现实中的情感取向)

 

参宿的负面的世界观难以接受有一个人能够对她抱有存粹的善意,因此会在每次南河的善意举动之后潜意识的想起南河的缺点。(再重复一次)

 


事实上这一段情节只是给我们展现了参宿情感变化的结果,并没有展现参宿是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因为当下参宿的时间线是第三幕和第四幕之间,梦境中呈现的是过去的事情,在很短暂的时间之内叙述了过去发生的事,而参宿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时间线横跨了二三幕,所以梦境出现了这样的呈现方式。

但是情节中给出了暗示:一开始南河直截了当的说丧气鬼就是参宿引过来的,到后来南河选择说谎安慰参宿。这也是现实的映射——现实中南河从负面情绪满溢,到接受现状,到开始变着花样鼓励参宿(第二幕到第三幕),这样漫长的陪伴才是参宿慢慢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原因。这个过程在现实中很漫长,在梦境中缩短到了两三分钟。细节是在现实落水后剧情的二三四幕中,参宿的眼神和表情都有变化。

 

还有一个点:梦里的南河让参宿“高兴点就能赶走丧气鬼”,这是参宿爸爸听说了参宿是抑郁症之后让参宿“多笑笑就好了”在梦中的映射,但是参宿并没有因南河的说法变得高兴。这才是参宿内心的想法——虽然她在外界总是在假装高兴,但是她很清楚,多笑笑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时候在参宿眼中,南河并没有理解她。

 

从这一段开始梦境的时间线和现实时间线同步。

注意:这个时候的参宿并没有活下去的意志,她不介意是否活下去,只是想着呆在南河身边,享受心灵的安宁。

【0:41:55→0:44:53】

0:44:53处有一个黑场。剧情是参宿在船上打工,深海大饭店星级提升。这一段有很多彩蛋。

 

整体而言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这里的静态指的是参宿的情感是静态的,依然维持上一段的心态,但是实际上整段情节对应的现实情节是参宿和南河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夜晚两个白天的过程 (中间有一段类似延时的桥段,仔细数就是两个夜晚两个白天,然后仔细观察南河看到救生船的时候,是夕阳落下的时间)


再从细节看一下参宿的情感:

首先整体画面是温暖的,说明参宿这两天两夜的海上漂流情绪都比较好。参宿一直在不停的给别人制造麻烦,说明在参宿的心里,她依然是一个只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人,她对自己的认知并没有改变,参宿还是会将所有的错误归因于自己。但是在梦境中的整个情节,参宿没有再说过一句对不起,参宿闯的祸都有南河来帮她收拾,这是参宿现实中感受到的“被南河包容”的感觉在梦境中的体现。

 

这时的参宿虽然还是认为自己“被厌恶”和“不被需要”,但是已经可以认为自己可以“不被忽视”和“被包容”。换而言之,参宿就有的对自己的认知其实没有改变,只是看到了善意的“一线光”——愿意接受世界上存在善意的认知,也开始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但是这样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南河的。

除了南河本人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其他角色也发生了改变。阿花和糖豆儿对参宿很好,这说明因为参宿愿意感知到生活中的善意,所以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过去的生活,不再将所有的事情都看作是负面的。

这里要多说一下,其实很多事情本身是不好不坏的,只是如果去从负面的角度理解,那它就是坏的,从正面的角度理解那它就是好的。参宿的心理疙瘩导致她看所有的事情都在从负面去理解,最后形成了讨好型人格,总在努力为别人服务,但是更多的看到别人的忽视和不在意,又因为别人的忽视而感到“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才让他们这样对待我”,于是愈加讨好,进入负面循环。


梦境和现实相反的部分也正代表着做梦者最深的期盼。

阿花和糖豆对应的现实中的后妈和弟弟其实并不那么美好,只是参宿希望他们是好的从而在梦境中将他们塑造成好的样子——梦境中的阿花处处关心参宿,糖豆儿主动将糖果让给参宿,而现实中的后妈给参宿买鞋买小一号;现实中的糖豆希望从参宿手里拿走糖果。即使参宿愿意美化过去的生活,这老金依然是存粹的负面的,可见参宿对于爸爸的负面认知相对于其他角色更多。

南河依然会时不时的提起钱,以及将参宿抛下。这里和上一个情节段一样,一方面是参宿的抑郁意识的反扑,在认知到南河美好的一面的时候,立刻又想起他不好的那一面,另一方面这是参宿最恐惧的事情——南河将她抛下。


彩蛋:

  1. 南河业余时间喜欢画画,还有创意菜不被接受——这或许就是动画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们的自白……

  2. 有财吞下了金币,然后南河从猫屎中铲出了金币,这也是暗示。

  3. 南河跳舞的两个动作,一个是在游泳,一个是在呼救

  4. 深海世界中的拖鞋,对应现实中后妈送的鞋。因为送的尺码偏小,故在参宿的梦中去掉了后跟。

 

【0:44:53→0:47:40】

虽然这一段本质上是整个制作组对美术风格的探索,但是在心理学上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不过我不一定能解读精准,因此可以看作这一整段都加上*

 

剧情是参宿被拉着到南河的电影院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被老金质疑,然后南河拉住老金,宣布参宿是一家人,然后大家团团围着参宿。电影的剧情是南河船长带着他的船员们攻击丧气鬼,击败丧气鬼之后丧气鬼变成参宿,然后参宿哭了,然后大家来安慰参宿,参宿笑了。

“一家人啦”代表着参宿对被家庭接纳的渴望。

小电影的意思大概是参宿只要击败了丧气鬼,就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而南河就是那个帮助参宿击败丧气鬼的人。


关键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节,电影是一场梦,电影中的电影代表着梦中梦的形式,我大概从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的角度去解释一下:(我是真不懂这些理论,都是临时了解的,如果有错漏很正常)

 

  1.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满足,是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在睡眠时通过象征性的画面表达出来。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梦中梦可能是一种逃避现实或者对现实不满意的表现,也可能是一种对自我认知或者自我控制的探索。

  2. 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潜意识中的智慧比意识更具洞察力。荣格区分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认为个人无意识是由个人经验构成的,而集体无意识是由人类共有的原型构成的。原型是一种普遍的心理模式。荣格认为,梦是无意识向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梦中的象征不是欲望的伪装,而是心灵的表达。

  3. 阿德勒认为,梦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也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评价。

  4. 弗洛姆认为,梦不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而是心灵深处的需要和愿望的表达。

 

综合一下:这个梦中梦代表的是参宿对现状的认知、对未来的探索,是参宿内心潜藏的茫然所化,这中茫然也是集体意识对现状改变的预警——参宿和南河的海上漂流并不是永无止境的,南河受的伤一直在影响他本人的身体状态。或许是参宿某种“直觉”预感到现在的安宁并非可持续的,而且到了一个即将被改变的边缘,这种直觉在参宿的梦中映射成为了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的梦境。

在最开始,海象和阿花将丧气鬼引导到参宿上面,而后老金对参宿的训斥,这些都是参宿“被排斥”和现实中爸爸对她的态度这些负面的东西在梦境中的映射。然后南河阻止了老金,并且对着大众宣布她是一家人,然后所有的人一拥而上将参宿围起来。南河是主导参宿状态改变的唯一的人,这也是参宿对南河依赖的表现。

南河的小电影和梦中的情节是一体两面的,都是参宿对现状和自我改变的认知。或者说梦中世界的改变,是第一层梦境的参宿在看到第二层梦境的电影之后,获得的主观的体验在第一层梦境的映射。

【0:47:40→0:58:30】

非常长非常复杂的一段大剧情,对应着海上漂流第四幕和第五幕,事实上这两幕本身就是连起来的。

 

现实中的剧情是:南河在下午的时候和参宿聊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夕阳的时候就看到了救生船,看到救生船正好在南河讲笑话之后,南河的笑话并没有讲完,回头就看到了救生船。南河游向救生船,参宿没有拉住游泳圈,最后落入海中。

对应梦境里的剧情是:南河开完联欢会之后,和参宿在房间里聊天,南河给参宿讲了一个萨摩耶的笑话,然后南河睡了过去,参宿看到了南河的家乡。然后参宿莫名找到了海精灵,将海精灵放了出来,海精灵摧毁了南河的深海号。南河和参宿在雨中吵架,南河坦诚一切都是为了钱,参宿被南河赶下船,走到火山岛上,被丧气鬼包围。参宿为了逃离丧气鬼,跳入海中,但是依旧被丧气鬼包围。

南河和参宿在房间里聊天直接对应着海上漂流的第四幕,台词大致一样。然后是夕阳时分南河说参宿的笑有点假以及给参宿讲笑话,对应着南河睡着前和参宿讲的话。后面寻找到海精灵对应着自己成为南河的负担,被南河抛弃对应着参宿沉入水中。

 

其中唯一一个点就是萨摩耶的笑话理论上应该在南河落水之前,但是却紧接着第五幕的笑话。关于这个点我自己的想法是:首先本身这个可能是制作组观众体验角度的安排,为了将后面的情绪推向高潮。第二个参宿听到南河的笑话的时候后面有一张白色的萨摩耶海报,于是自己脑海中将整个笑话补完了。*

参宿听到的笑话:以前咱这船里有只白色的小海豹,它呀,特别爱笑,不像你似的这么内向,后来我就问它,小海豹呀,你每天这么高兴有什么秘诀吗?它,它说老板,我,我是只萨摩耶哈哈哈哈……

南河实际上说的笑话:从前,有一只小海豹,特别爱笑,我就问它,这么高兴有什么秘诀吗,它说我是只萨摩耶

 

综上我认为这个笑话的来源是那张白色的萨摩耶海报,因为南河在说了要讲一个笑话的时候,之后其实就没有内容了,这个笑话是参宿自己补上去的,所以在梦境中觉得特别冷。参宿后面是因为南河舌头抽筋了才笑的,代表着参宿本质上是自己在给自己讲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好笑是因为他是南河想讲的,所以参宿都会觉得好笑,不过南河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讲。* 这一块的解读非常个人,不保证准确。前后细节都对得上只有这一个地方对不上,我只能先忽略这个地方】

 


 

上面的部分都是表剧情,下面来阐述一下支撑它的逻辑内核:

参宿在完成了梦中梦形式的自我探索之后,对南河的接受程度更高了,因此整个画面没有出现负面的色彩。后面在夕阳的时候,南河对参宿说“你这孩子看着还行,就是这笑啊有点假,你的跟我似的”,然后南河给参宿画了个笑脸。那一瞬间参宿开始认为南河是真正的理解她,所以参宿才会有前所未有的开心。

注意参宿在这里掀开了自己的红卫衣,参宿的心结已经初步解开了。参宿能够在梦中看到南河的家乡,对应在现实中,晴天的时候,南河聊到家乡的时候参宿睁开了眼睛。南河想让参宿看到他的家乡,参宿就在梦里看到了南河的家乡。

 

后面参宿放出海精灵其实对应着南河在海上看到救生船。救生船其实是直接刺激了参宿的心结,因为参宿跳海就是为了寻死,她直到这一个阶段依然还是没有明确的想要活下来。 参宿目前和南河的良好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漂流在大海上的,参宿享受这样的被在意和安全感,但是她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样的关系一旦离开了两个人海上漂流的大背景,就荡然无存了。

参宿的心态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她开始接受南河,她希望南河能活着;另一方面,她不愿意回到现实世界,因为本质的问题没有改变,她的后妈和爸爸依然是原来的样子,她的世界只有南河是有光彩的,寻找到了生路之后南河会不会还像现在一样对待参宿,参宿也无法确定。

参宿本身的心理问题就让她很难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参宿现在的情绪里虽然善意和温暖占据主导,但抑郁并不是不在了,只是参宿将它隐藏起来了,不愿意面对它。而救生船直接刺破了参宿的“逃避”,刺痛了参宿的心结,于是参宿的抑郁意识开始膨胀,这是梦境里参宿突然找到海精灵的现实支撑。

海精灵逃走摧毁深海大饭店的情节,对应着南河游向救生船,参宿在后面扒着游泳圈的现实情节。这一段的参宿,“给别人带来麻烦,是别人的拖累”的自我认知迅速膨胀,映射到梦境中就是给南河的深海大饭店带去了麻烦。

最后南河和参宿大吵一架到南河彻底否定参宿的梦境剧情,对应着参宿从质疑南河的真心,到否定南河的真心——这也是参宿心理问题的体现,一旦出现一点不好的苗头就很容易产生巨大的负面情绪否定整体。 这个时候在参宿眼里,南河对她的不理解和市侩的本性被放大到了极限。

但即使这样,糖豆儿也对参宿不舍,阿花也为参宿撑起了伞,这是南河对参宿的改变,也是参宿的自救意识在涌动。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递进:参宿没有扒住游泳圈,最终落入了海中。这一段在梦境中的映射是参宿被南河赶下了深海号。

进入码头的时候参宿看到远方的天空、天空上的飞鸟,而自己被高大的鱼人夹着。这就是参宿对自己的认知,曾经南河带给自己的美好的远去了,自己又回到渺小的,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

  1. 参宿自己认为自己给南河带来麻烦

  2. 参宿质疑南河真心产生的巨大负面情绪

  3. 参宿一直以来对南河放弃自己的恐惧

  4. 参宿落入海中

 

这四个负面因素相互结合,就让参宿产生了南河已经放弃自己的结论,映射在梦境中就是南河将参宿驱赶到陆地上。

在梦境中,陆地反而是现实的映射,参宿最开始看到的人都是鱼人,越是往陆地中心走,看到的人反而越贴近真实生活和人类形象,这说明参宿的梦境在慢慢崩溃,参宿在慢慢贴近现实。

丧气鬼在此时的角色不仅是参宿的巨大负面情绪的体现,同时也是维持梦境的机制,参宿在丧气鬼的追逐下奔向海里,代表着参宿的意识脱离现实回归梦境。参宿即使在巨大的情绪下也不愿意回归现实。比起面对现实,参宿宁愿在梦境之中。

但是南河对参宿的放弃就是参宿内心最坚定的认知,所以这个时候丧气鬼的出现也无法将梦境持续下去,最后的结果只有丧气鬼追着参宿,参宿落入海中。

注意:最后参宿落入海中的画面是一个非常写意的现实画面。参宿落入海中,被红色的丧气鬼——负面情绪包裹,前后都是搜救的救生船。注意:没有深海号、没有码头、没有火山岛。说明参宿这个时候已经无法维持她的梦境,进入半梦半醒之间。

 

彩蛋:参宿在梦境中塑造出来的母亲抱着孩子的场景,是现实中参宿真实见过的,出现在电影最开头。

【0:58:30→1:04:32】

这一段有点长,图片太多了,所以一些不关键的镜头就不截图了。

整段有一个黑场镜头和一个白场镜头。


现实中的剧情:南河将参宿救了上来,然后一直对她说坚持,而参宿说“别管我”,然后南河给她讲了一个萨摩耶的笑话之后就沉入海底了,参宿之后一个人在海上漂浮着,喊着“我不要一个人在这”。参宿不是立刻发现南河沉入海底的,而是在梦中看到天上的星星之后,发现南河没有回应,进而发现南河沉入了海底。

梦境中的剧情:南河劈开大海将参宿从丧气鬼手中救出,然后带着参宿进行了一段艰苦的逃亡,最后终于逃不动了,将参宿抛出大海,自己被大海覆盖。闪回了几个现实的镜头,然后参宿醒来,看见阿花阿姨,然后去寻找南河,最后在最顶上的阁楼找到了南河。南河和参宿达成了寻找海精灵的协议。

【话放在前面:有一个点我自己也不是很确定,就是梦境重启过几次。梦境必然是重启过的,旋转楼梯那里肯定是一次,后面从雪地中归来肯定也是一次。但是我个人觉得抛出大海的那一段也是重启后的梦境,因为现实中参宿发现南河死去的时候是清醒的,而且那段梦境中南河说出了现实剧情里的第一句话,是一个很明显的时间逆序的暗示。这方面的观点求同存异,我只阐述我个人的看法,因此把这段话放在最前面】

 


按照时间顺序一点点讲:

 

 

参宿在梦境中看见的淡粉色的海水,对应着现实中沾满了南河的血的海水——南河下船救参宿之前受的伤甚至没有包扎,一直在流血。然后参宿在梦境中将这个场景进一步美化成粉色的水母在水中游动溢出的光彩。

这一个时刻的画面特别绚丽,象征着参宿的心情——在最抑郁的时候被南河拯救,抛开了所有的负面情绪,只剩下存粹的喜悦。

在和南河的一路逃亡中,南河放弃了钱,说明在南河拯救参宿之后,那种存粹的善意彻底征服了参宿,在参宿认知中的南河已经不在带着市侩的缺点,或者贪财依然是南河的特质,但是这种特质在参宿的眼里不再作为缺点存在。

盛大逃亡的尽头是南河被丧气鬼吞没

 

*

而后出现了一个黑场,再次出现的画面就是南河在水幕中气喘吁吁地坚持坚持,对应着现实中南河的无力和疲惫。其实这一段情节和上一段南河被丧气鬼吞没的情节并不能连接在一起,这也表明两次梦境并非连续的。对应的现实中,参宿呢喃着让南河别管她,但这依旧是参宿的讨好型人格的展现,在参宿的梦境中,参宿这时候仅仅是叫着南河的名字。实际上参宿的内心就是希望南河不要抛弃她。但是参宿又必须面对她对于南河是个累赘的现实。

这时南河说出了跳海后的第一幕中的话:“我可真是倒霉,我也是闲的。”参宿既希望南河不要抛弃她,又不希望南河被她拖累葬身在深海里,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参宿开始觉得,如果在最开始南河就不管她就好了。

这也代表着从这个情节开始时间线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暗示着第一次梦境重启。

原来的梦境截止于南河被丧气鬼吞没,对应着现实中参宿醒来发现南河不见了,一个人漂流在大海上。之后参宿在昏昏沉沉下再次入梦,但是梦境映射的却是参宿的心结——南河为救她而死。南河将参宿抛出了大海,然后自己葬身海底——这对应着现实中南河拯救参宿,但是自己却无力坚持而滑落海底。之后出现了一个黑场,代表着这一小段梦境结束了。

*

参宿在南河落水之后说到过“天上的星星”。参宿其实做了有关星星的梦,就是深海之眼,但是没有呈现出来——因为参宿不愿意面对南河落水而死的现实,所以将南河死后的所有的梦境都隐藏在心底,将梦境重启。这段沉在参宿心底的梦境化作参宿的执念的一部分,也就是深海之眼。

劈开大海是电影中我觉得最浪漫的情节南河在现实中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说的“劈开大海”也只是一个苍白的期盼。但是在小女孩的眼中,南河就是一个魔法师,一个真正的大英雄,会劈开大海将她从深渊中救出来的大英雄。

南河的建模和导演的上一部电影《大圣归来》中的大圣很像,大圣是一个具有非凡法力的人,他成为了大英雄。南河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但是他的善举,也让他成为了大英雄。

这或许就是导演想对我们说的:哪怕再平凡的人,只要有一颗大圣的心,他就是齐天大圣。


 

在参宿被抛出大海之后,出现了闪回的现实剧情,参宿在现实中睁开眼睛。

这里面有个很关键但是很离谱的设计:整段闪回剧情是现实剧情的倒放!!!

导演也太看得起观众了吧……我是直到看完电影两个月后在B站3刷才意识到这个点……这个点直接明示了时间被倒回,梦境被重启。

参宿其实是意识到南河死了,但是她不愿意接受南河离开,她想要南河活过来,所以重启了整个梦境:最直接的证据就是闪回现实剧情的倒放,导演几乎就是在明示观众。参宿见到南河的对话,就是南河和参宿在落海后的第二段对话——这也暗示着不是第一次重启梦境。

还有个小细节,南河将参宿抛出海底之前与参宿再次见到南河的时候,衣服是一样的,但是南河没受伤。而参宿醒过来再见到南河的时候,南河腰部有伤,还是最开始跳下船的时候受的伤。这一方面是参宿重启梦境的结果——剧情接续上一次梦境的重启。另一方面南河正是因为受了伤,一直在失血,再加上在大海里失温,才无力而坠入海底,参宿对这个印象深刻,于是映射到了梦境中。

 

一开始参宿是跌入漩涡,进而进入梦境。参宿爬上旋转楼梯其实也是梦境重启的象征,旋转楼梯的多次旋转和跌入梦境的旋转方向是一样的。

参宿主动攀爬旋转楼梯寻找南河也可以解读为参宿主动跌入梦境寻找南河。(这个解读虽然太过抽象,但旋转、旋转楼梯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入梦的意象,另一方面这也是比较公认的解读)*

绚烂的天空和彩色的大海——参宿在梦境中再次见到南河的心情。


在参宿重启梦境之前,除了南河之外,所有的角色都是参宿的分意识所化。从参宿重启梦境开始,之后的所有角色都是参宿本身,包括南河在内。

 

从重启梦境开始,参宿的梦境变得越来越美好也越来越贴合她的内心需求。原本参宿的梦境中有一个结,就是南河。原本参宿梦境中南河的形象,也是参宿本人在解读南河的时候的所思所想的映射,并不完全受参宿的控制。现在南河这个基于现实的结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存粹的美梦。此时南河的市侩其实是个催促参宿去深海之眼的包装纸,而非令人讨厌的市侩,体现在剧情中,当贪财和去深海之眼矛盾的时候,南河会放弃贪财。

之后的南河其实是参宿的自救意识所化,参宿本人则是参宿的抑郁意识所化,其他的角色就是两个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之后的情感上的逻辑其实都是参宿的自救意识和抑郁意识的交锋,也是参宿整体在沉溺于梦境和面对残酷现实这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自救意识一直在推动参宿去寻找深海之眼,深海之眼是所有海精灵都要去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执念汇聚之地。自救意识在引导参宿的抑郁意识去面对内心最深处的执念,包括南河的死、自己被忽视、被讨厌等等。

参宿醒来之后,整体故事的色彩都非常美好和温柔,沉溺于美梦的参宿此时是正面情绪占据绝对主导。参宿此时还是没有活下去的欲望,她只是不想南河死去。

 

ps:快写死我了,这两个大段剧情是真的难写……

【1:04:32→1:08:22】

这一段剧情解读起来并不复杂,首先画面充满了绚丽的色彩,是参宿在深海号上最快乐的时光。

 

参宿希望南河活着,所以南河活着。参宿希望自己被关注被需要,所以深海号的成员们都怀着希冀的目光看着深海号。参宿没有安全感希望自己被保护,所以深海号的成员们都在保护参宿,为她遮风挡雨。

除了老金,参宿借后妈阿花之口将老金美化成“刀子嘴豆腐心”,但老金实际上只体现了刀子嘴,看不到他的豆腐心。而且老金也是唯一一个一直在阻拦南河和参宿去深海之眼的人。

阻拦参宿去深海之眼是参宿抑郁情绪的反涌,在参宿的抑郁情绪中,老金也就是参宿爸爸,是周围最差的人。参宿抑郁情绪的反涌和两者的共同美化构成了老金好像变好了一点又好像完全没变好的形象。或者说正是因为老金在参宿的意识中难以美化,他才成为参宿抑郁意识在梦境中对“醒来”这一结局逃避的宣泄口

这一段参宿的情感整体上是复杂的,南河的死去之前最后的希望是让她活着,参宿对南河的愧疚使得参宿认为自己应该带着南河对自己的期盼活下去,但是参宿不愿意面对残酷的世界,不愿意面对爸爸和后妈和整个家庭,但是此时参宿的自救意识占据上风

配乐是小白船,算是制作组的特殊构思——既是一首安灵曲,又是一首足够欢快的歌。

 

老金对南河说:“放着安稳的日子不过,成天做白日梦,真是个大傻瓜“,其实老金就是参宿本人,这句话并非老金对南河说的,而是参宿对南河说的。

还有后面前往深海之眼的时候,那句“自己还没活明白,老想着逞英雄”,也是参宿对南河说的。

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河就开始讲道理了,真正的南河是不会讲道理的,只会大大咧咧的讲笑话。南河开始讲道理,其实是参宿的自救意识在给参宿自己讲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南河的台词会有种“过于直给”的感觉。事实上自己对自己讲道理的时候,才能真正触动自己。而别人对自己讲道理的时候却不会有特别的感觉,不过有时候他人只是说了一句普通的话,也会让人触动到。

自己想给自己讲道理的时候,和别人给自己讲道理的时候,措辞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个点:梦中的情节越是往后面,深海号越是在漏水,因为现实中的参宿正在雨中,所以可以理解为参宿的梦境越来越浅了。最后的深海号沉入深海就代表着参宿快要死了,距离死亡越来越近,自然梦境就无法维持下去。

参宿的自救意识想让参宿到达深海之眼,但是参宿的抑郁意识不想去深海之眼。其实“找深海之眼”可以理解为参宿拖延时间的行为,参宿要是愿意面对自己内心的执念,那么深海之眼就会立刻出现在参宿面前,而参宿要是逃避,那深海之眼就永远找不到。

【1:08:22→1:14:36】

这一段梦境中的剧情是:参宿又在雪地中看到妈妈,然后是一个闪回现实,参宿回到深海号,去找南河,看到了一个海精灵,然后一眨眼海精灵变成了南河,然后参宿和南河聊天。

 

这一段剧情咋一看是参宿在深海号上做梦了,梦到了妈妈。其实雪地里那个梦比深海号浅,深海号不属于梦,而是“濒死体验”。

可以理解为,原来参宿沉浸在“濒死体验”中,后来参宿越来越危险,终于到了贴近死亡的时候,于是”濒死体验“也变得越来越浅,直到贴近现实。

这也是参宿面对的——梦境越发维持不下去,变成了雪地里的梦,再就是参宿回忆起现实。参宿不愿意面对现实,于是又再次选择沉入梦境。

参宿在梦境中看到了干瘪的小黄鸭——对应现实干瘪的小黄鸭,看到原来的执念——妈妈的剪影变成了南河的剪影,而参宿说出了她在南河死后的大海上飘荡时说的话:“我不要一个人”。这代表着参宿心头最大的执念已经从妈妈变成了南河,南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给予她心灵安宁的人,最后却因她而死。

但是参宿的抑郁意识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改变,也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心结。随后参宿入梦,转场镜头很棒,完美体现出了参宿因回到梦境而感到安心和温暖。


参宿在这一次的入梦之中对整个梦境进一步美化了。上次梦境之中唯一无法美化的角色老金,这次的梦境中参宿醒来之后,身上就披着老金的衣服,所以在这一次的梦境之中,老金真正成为了刀子嘴豆腐心的角色。

但是梦境之中一直在漏水,这是现实对梦境的侵蚀。参宿回到梦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南河,结果看到南河是海精灵的样子——南河本身就是参宿的执念,所以南河本身就是海精灵。这一次的梦境已经十分不稳定了,因为参宿还处在危险之中。

之后南河(自救意识)和参宿(抑郁意识)进行了对话,在这次对话中,自救意识主动去触碰了抑郁意识曾经的执念——妈妈,而抑郁意识则是在探寻南河的过去——抑郁意识现在的执念,对南河的执念。然后自救意识打动了抑郁意识,最终抑郁意识决定直面深海之眼——自己的执念,又或者说抑郁意识和自救意识暂时达成了一致决定求生。

自救意识所说的“不想笑就别笑,想哭就大声哭出来”,这就是参宿内心最深处的需求,也是参宿直面自己讨好型人格的心理缺陷。

自救意识是怎么打动抑郁意识的,我怎么写都无法表达出来,去看原片吧,南河在星空下跳舞,一句台词都没有,却把所有东西都讲尽了。

 

一些小彩蛋:最后场景的三颗星星就是冬季大三角。

 

【1:14:39→1:26:53】

 

梦境情节很简单:深海号一行人披荆斩棘到达深海之眼。

前往深海之眼的剧情在现实中的映射:我个人的理解是,参宿鼓起勇气游向救生船的旅途。而得救的时候就是参宿到达深海之眼的时候,所以参宿说的“南河我们到了”,说的就是南河对于参宿生还的期盼。而途中面对的丧气鬼,源于旧参宿的抑郁意识——参宿不愿意回到现实世界,鼓起勇气求生本身就是对参宿的折磨,因为一开始参宿就是要求死的。只是因为南河才在求生,并非参宿主动愿意求生。*【个人理解哈,没有什么绝对的支撑点,其实参宿具体什么时候得救一直是不确定讨论重点】

参宿在这段剧情中的情感变化很复杂:

首先情节开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是在走进放映机:因为参宿要面对的心结是南河的死亡,南河死亡的时候参宿在梦境中,看到了满天星空。参宿要面对自己的心结,就要面对南河死去的场景,也就是要寻找过去的被深藏起来的梦境。因为是过去的梦境,所以我们进入了放映机。

在这段旅途之中,我们看到南河也有犹豫,就是参宿的自救意识也在犹豫,最后又坚定了决心。同时其他的深海号船员,包括老金都坚定的去深海之眼,只有参宿本人特别抗拒,这是参宿的抑郁意识最后的抵抗。

在这个情节之中,老金也会护着参宿了。同时深海号游向的巨大丧气鬼就是参宿的红卫衣的模样。这个丧气鬼其实不仅仅是参宿对现实生活的抗拒,而一系列负面情绪的总和。

 

  1. 南河站在深海号面前坚持——对应着南河在现实的风雨中坚持提着参宿。

  2. 南河给她画的一个微笑——南河传递给参宿的面对生活的信念。

  3. 老金护着参宿——参宿自己对生活的期待。

 

丧气鬼不仅是阻止深海号的东西,也是保护参宿,延续梦境的工具。当参宿意识到了丧气鬼的存在的时候,就是意识到了梦境的存在。勇敢地冲破丧气鬼就是开始拥有“放弃梦境去直面现实”的勇气。

在参宿意识到丧气鬼的时候,南河给她画了个微笑,然后转过身继续坚持。其实是参宿自己给自己画了个微笑。

 

之前参宿面对庞大的负面情绪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跳海,这一刻参宿面对庞大的负面情绪选择了坚持。南河已经不在了,支撑参宿坚持的不过是过去的南河的一个剪影,又或者说生活中或许存在或许不存在的一线光

最后参宿把握住了深海号的舵,也是参宿选择了主动,而不在随波逐流。

 


 

到达深海之眼之前有一个南河放手的镜头

到达了深海之眼,深海之眼就是梵高的星空,也是参宿在南河死去时,在梦中看见的星空。南河的消失是因为南河已经死了,参宿来深海之眼的目的就是为了直面南河死亡的现实,自然无法再去幻化出一个南河。

 

这时候的自救意识化身成了深海之眼,绚烂、存粹、美好,代表着生存本身。*

参宿到达深海之眼的时候就知道南河死了,笑着看着星空,然后趴在地上痛哭,再抬头看到一只七彩色的海精灵,问着:“你到底是谁呀?”随后海精灵引导着参宿走向真相。

问海精灵“你是谁呀”,是参宿抑郁意识短暂的迷茫,参宿的抑郁意识是过去参宿影子,心结是妈妈,但现在参宿的心结已经变成了南河。*

随后参宿随着海精灵的指引到了南河的房间,看到了妈妈的电话。电话是梦境里唯一一个现实物品,也是现实和梦境沟通的桥梁。当电话被打通的时候梦境就决绝地破碎了,参宿选择去直面现实。

【1:26:53→1:45:02】

 

结尾部分,这一段其实不需要解读,因为导演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掰开来讲清楚了,最多也就是从情感上捋一遍参宿的变化过程。

首先整段的运镜都很精彩。这个时候参宿应该是快要死了,正在手术室抢救,参宿在海底看到头顶上的白光就是手术室的灯光,阻拦参宿回到梦境的是电影的幕布。

参宿看到的是死前的走马灯,参宿跳海之前都是灰色的世界,遇到了南河才有了正确的色彩。

大体过程就是参宿先面对妈妈的执念,妈妈的执念代表对参宿过去的世界的拯救,也是生的希望。大概就是那种“只要活过来,一切都会变好的”的想法。

但是参宿选择了回到梦境中寻找南河,就是选择沉溺在梦境之中。之前参宿就有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世界之间的犹豫,但是参宿当时并没有做出选择,而是抱着完成南河的愿望的想法,将这个选择滞后了。但是参宿终究要做出选择的,参宿选择了梦境。

 

参宿撕破幕布,跌入梦境。在参宿跌落梦境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旁白在喊“快醒醒”,但是参宿仍然坚持向下。她在丧气鬼的洪流中看到了唯一的彩色的存在——南河,参宿试图抓住南河,却只有一场空。

最后的场景就是参宿和南河对立,其实还是参宿的自救意识和抑郁意识对立,是参宿自己在和自己对话。在参宿眼里南河是灰色世界里唯一一束光,参宿的抑郁意识想停留在原地守着这一束光,她的自救意识希望她往前走去寻找下一束光。这一段讲的很明白了,参宿选择与自己和解,选择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选择不再将美好的执念寄托于南河身上。

 

还有另一个点:参宿希望能够亲自和南河说一声“对不起”,明明南河很想活着,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她。同时参宿也需要南河亲自说那一句“忘了我”,参宿知道对南河的依赖和愧疚形成执念是走不远的,如果要决定向前走,就需要理性看待和接纳过去,无论是灰色的家庭,还是南河。

参宿在医院中醒过来,身旁没有一个人,现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经历现实的人,心变了。【当然也可以理解为重症监护室谢绝探访,开放式结局自由解读

参宿看到的天上的南河,最开始嘴角是向下的,最后又开心的笑了。现实本来就是残酷的,也永远会是残酷的。或许每个愿意在现实中生活下去的参宿,最后都会变成南河吧。像个小丑一样,隐藏起自己,融入这个世界。


南河只是带给了参宿一个“微亮的瞬间”,让参宿坚硬的盔甲打开了小缝隙,让她看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角度,这与参宿的自救意识共同作用,让参宿决定“试一试”活着。

 

其实电影表达的生存观就是很丧的:这个世界过去是残酷的,现在是残酷的,未来还是残酷的,那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活着,因为我们未来有可能会遇见一线光,这线光什么时候来,不知道,这只是一点微弱的希望,但我们仍然因为这点希望而选择活着。

是否一定要选择活着呢,其实电影并没有给出绝对的解释,参宿最后去了南河的家乡,看到的却是梦境中的景色。参宿或许沉浸在了另一场梦境之中,逃离了残酷的世界,这也是电影允许的结局。

这就是电影开放性结局的本意吧:梦境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但是总有可能有一线光存在。你愿意因为那一线光活着也好,愿意沉溺在梦境中死去也好,这是你的自由。

深海对美术风格的探索

我的个人想法是:深海在探索美术风格边界上的价值远大于其他的部分

 

首先说明一点:粒子水墨只是宣传的说法,实际上的效果并不完全是水墨,还呈现了很多油画的质感,比如梵高的星空,其实田野和灯塔也有一些莫奈的感觉,显然不完全是中国风。

深海的的美术风格的主旨是:在三维的制作中实现二维的美感。而导演希望自己的电影呈现出来流淌、感性与诗意。

 

深海的前期主美团队包括导演本人都是二维爱好者,甚至产生过用二维画面来制作全片的想法,因为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而作罢。按照深海前期美术总监翁铭的话来说,国内能够画好二维的人不过30个人,如果全部使用二维来制作,需要15~20年。实际上现在更普遍的做法是三渲二。

 

深海中有四处地方完全使用了二维的方式来制作:一处是南河的小电影,另外一处是南河在星空下跳舞,还有电影的两个结尾梦境。

按照翁铭的说法,在电影需要突出表现画面的张力和夸张性的时候会使用二维的方式制作。原本南河的小电影打算制作成类似迪士尼老片头的样子,后来考虑到南河设定是一位画家,考虑到南河本人的画风,更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同时电影还有几处使用了抽帧的方式:南河坐在壶上旋转的时候,以及参宿/深海号穿越丧气鬼的时候。

 

整个电影的制作组还探索了人物表演上的二维化。导演本人特别喜欢今敏的作品,还让制作者们参考了《东京教父》。整个电影在表演设计上,南河的表演就是尽可能在三维中呈现二维的夸张风格,参宿的表演就是尽可能贴近真实。

深海的色彩风格,在正片中倾向于两种色调,要么就是灰色的,要么就是高饱和度多种色彩的绚丽的。深海在初期企划的时候就否决掉了大块主色调或者类似留白的画面风格,为了呈现梦境的质感,需要制作出“极繁”而又美观的质感。

整部电影中偏写意的画面目标就是制作出流动的画的效果。

我也从来没有做过彩色的梦。但我问过很多周围的人,他们都可以看到很绚丽的颜色,我就很奇怪。我的梦总是现实,可能因为现实的焦虑,会梦到公司搬家,或者是《深海》出来口碑很不好,我们整个垮掉了。

大家在讲梦怎么五彩斑斓,怎么奇幻,怎么像大片科幻故事,我是感受不到的。所以我不是要找一个符合东方美学的颜色搭配,我只是想把它做成极致的灿烂。只要是符合极致的灿烂,都是可以的。可以是颜色,是光影,甚至可以是水的倒影,光的折射或是灰尘在空中翻滚的时候那种亮晶晶的闪烁。我认为它们都是我要塑造的梦当中最美好的。

——田晓鹏

 

对于部分观众认为画面的色彩运用混乱、眩晕,导演和制作组表示道歉,会吸取经验。并且表示由于底层技术不达标,前期画面运用了非常多的光斑的效果。


同时导演还注重体现传统电影拍摄的质感,制作组认为动画电影是建立在传统电影语言的基础之上,景别、摄影角度、运动摄影、镜头剪辑、蒙太奇、导演调度这些电影语言依然是动画电影中基本的创作手段和方法。(少数实验动画作品除外)。

因此导演着重在动画电影中实现实拍摄影机的效果:比如长焦镜头压缩Z轴方向深度,浅景深营造虚实关系,手持摄影的晃动感,广角镜头制造畸变效果,光源直接照射摄影机镜头产生的晕光效果……

 

制作组的动画部门为了实现真实的抖动效果,还会去拍摄真人表演(主要卡节奏和构图)。在实拍真人表演的过程中,手持摄影机会产生真实的晃动感,这种晃动感所产生的数据(通过跟踪贴在墙上的参照物)传给三维软件,并通过人工修正,最终赋予虚拟摄影机逼真的晃动感效果。有时他们会在行进的小推车上拍摄,并专门把原本平坦的地面做出凹凸不平的感觉,以形成某种自然的“颠簸感”。

为了呈现真实感,制作组还专门研究了光线中尘埃的质感。在真实生活中,由于大气散射的存在,光线和色彩都会在空气中衰减掉,会呈现出远处的反差低、饱和度低,近处反差高、饱和度高的特点,电影中呈现了这样的特质。同时还设计了特别多特写类镜头,目的是通过微表情和面部细节质感来增加真实感

深海的音乐也非常有质感:整个配乐是窦唯的弟弟窦鹏做的,全电影配乐的旋律主要有四段——心之所向、星尘、湮灭、梦幻曲,其他的配乐都是这四段的变奏。深海中的大提琴是国际知名大提琴家王健拉的,我自己感觉还是很有感染力的。深海这样极尽精良的配乐制作在国内也十分少见。电影中的南河在星空下跳舞、参宿回想起过去、参宿和深海号的快乐时光,这些片段的配乐对于表达都是很加分的。

 

导演和制作组不否认借鉴了很多作品,而且还提到了很多没想到的作品,除了经常提到的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包括黄金时期的港风电影、海上钢琴师等。(我自己感觉对穆赫兰道应该也有借鉴的地方)

  1. 对于中国动画而言,怎么体现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相区分的独特的表现力?

  2. 对于当前商业三维动画电影,美术表现的边界在哪里,应该从哪里突破?

  3. 在二维日本领先,三维美国领先的情况下,如何去开辟一条新的赛道,如何实现独属于中国的,更底层的风格?

事实上,商业三维动画电影,这之前的大多数二维和三维看似独立的风格,如果去掉了表面的中国元素,在建模上和动作表演上和好莱坞实在是太相似了。

深海则是一看很中国的电影——日本不会做这么精致的三维,而美国的电影——皮克斯、梦工厂等的动画电影不会出现新海诚似的天空,也不会出现绘画一样写意风格的风景。这样的效果源于底层技术和美术风格上的独创性。

这些底层技术和美术制作上的改变,有的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有的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但是比起犯错,能够有人做探索的工作更为重要。就像导演说的:

总要有一代人去做这样的事,我们把基础打好了,下一代动画人就可以尽情发挥创造力,而不需要被技术所拘束。

画面截选

深海在电影中实现了非常丰富多样的美术效果,并且流畅地融合在一起,整理一下:

经典的二维动画的人物跑动画风


类似新海诚的天空


着力还原真实的表演风格


二维风格的夸张表演


真实感中呈现梦幻质感的泡沫


纯二维的内容(前面的人是有3D效果的,导演说希望能让观众感觉前面的人是真实的,好像自己真的在看电影)
三渲二的制作,这一段真的是全片表现力巅峰,完美体现了二维的张力是三维终究难以实现的。整段镜头没有台词,只有音乐和人物剪影在跳舞,就表达出了所有的东西。

油画风格二维


漫画风格结尾梦境


星空


抽帧效果,人物动态


延时效果,时间流逝


存粹的美,像画一样流淌的颜色,再加上3D效果。第一次如此直观的感觉颜色是有感情的,颜色的变化本身就是在表达。

精彩的转场1


精彩的转场2


夸张画面


深海制作和技术上的探索

在阐述深海的技术探索之前,需要先说一下深海技术上的缺点:其实这些总结都来源于深海制作组。

 

深海目前能达到的技术水准主要是能够利用现有的解决方案,如果现有的解决方案无法完成深海需要的效果,那么制作组会去研发新的方案。但是这种研发只是软件层上的研发,而非底层技术上的研发。好莱坞能够为了实现一个效果而重写一套软件,但是深海的制作组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导演本人也提到过:深海前期打了很多光影,就是为了弥补制作上的缺陷。

 

深海技术上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全流程复杂资产管理、模型制作、动作表演、水的演算、不同材质的相互融合、灯光合成、物理镜头模拟等等。

 

深海首先在创作初期就用的全新的模式:导演的给出的目标只有一个——抑郁的小女孩进入一个奇幻世界,她想沉溺在里面。

这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体验,文字上是成立的,但是要在画面中做出来很难。这就导致角色创作和场景设计毫无抓手——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她的人设和形象要如何塑造,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境,怎么样在美术上创新来表现小女孩沉溺的欲望。

“对角色的把握一开始是无形的,特别是这样一个细腻敏感的女主角,本身我是个男人,对女孩子的理解是有限的。其实一般小女孩都是比较阳光的,而参宿有种异于常人的抑郁,要从微表情微pose入手,所以还是要在原型基础上画出来。南河的创作相对容易一些,当然他有多面性。他的原型就是我们自己,有童心童真,怀揣年轻时梦想的勇敢中年人。”——翁铭

在制作上也是全新的:要三维中融入二维独有的美感,这种美感具体是什么样的,怎么融入,没有概念。

角色和艺术风格上的毫无抓手,使得制作组采用了一种从没用过的创作方式:文字和画面制作同步进行,会根据文字调整画面风格,再根据能够制作出来的画面风格调整文字。深海画面最初的灵感来源——张渔,就从15年一直到20年都在跟着制作组作为美术指导。不停地根据能否实际制作出来,和制作出来的效果去调整原画的色调和美术风格,而后再去反哺画面制作。张渔自述这是她接触时间最长的项目了。

不仅仅是张渔,还有很多原画师都跟随制作组在初期美术风格确定的三四年里做了许多工作。可以看到他们微博上发的早期概念图,和现在呈现出来的完全是两个样子,已经迭代了许多次。

 

由于抽象的表达内核,制作组在一层层向下传达制作意图的时候必须结合多遍的手绘。

“在制作过程中我需要进行大量的绘稿。导演对动画表演中的很多理解,光用语言或者文字其实很难传达的清楚,只能靠画笔把想法画出来。

"比如南河有一场带着参宿狂奔一镜到底的戏,第一版动画做出来后,我看完觉得他的动作太过于‘类人’,这场戏我不需要一个真正的人在那里奔跑,而是要表达主角拼命想要突破困境的感觉,我需要更夸张、更疯狂的一个状态。于是我把要求在原稿上又手绘了一遍,让动画师更直观地理解我说的‘二维的表现力’到底如何展现。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有大量的镜头,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打磨出来的。《深海》不单单是做出来的动画片,而是动画师先演一遍,再画一遍,最后再做一遍的动画,里面凝练着动画师对角色造型、心理、微表情、运动规律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戈戈

 

深海的技术探索是中国动画电影制作上全流程的技术探索,其中粒子水墨仅仅是早期美术风格确定时期就完成的部分,只是因为宣传才变成主导。

在音效方面深海也做出了探索,在拟音上实现了海精灵完全不类似于任何动物但又有动物特有的“模仿人的声音”的模糊感。


深海在技术探索上最突出的地方在于以一个大体量商业动画电影的身份去探索,这可能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之后也不会再有了,不会再有这么大投资的电影去做先锋类探索了。但是这类的探索又是不可或缺的——很多的艺术形式表达上遇到的困难,都需要足够的体量才会遇到

固然可以使用许多小制作的动画电影去做先锋探索,但是这些探索都无法替代大体量的动画电影,比如复杂资产的管理、人物的微表情、材质的处理,这些技术不达到一定体量的动画电影是无法遇到的。

或许以后再也没有电影能达到深海的投资量级,能走上深海的老路,遇上深海曾经解决过的问题,也或许深海就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动画电影投资的天花板了,或许深海的技术探索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有意义。

但是哪怕再也用不到这么顶级的技术,深海的出现也有着足够高的价值了——最起码培养了数以百计的有丰富艺术审美和技术能力的动画师。

 

访谈部分

技术上我实在写不出太多东西,只能截取各个方向的技术访谈

 

深海技术总监刘鲁

作为国内体量空前的动画电影,有很多常规的环节也变得不一样起来,比如偏重的重头资产潜艇,这样巨大且充满细节的资产,本身就非常考验资产制作,而在镜头中导演又要求艇身上的几千个精细的珊瑚也有动态,且要在动画环节就可以审核预览,这就非常考验资产的制作方法了。

另外片中主角的变体非常多,一个角色在不同的场景中的服装,妆容上会有很多的变化,有时候需要修改整体,有时候需要修改变体。如何有效率的完成修改就是需要在流程上进行设计的。

此外导演对于相机拟真非常重视,一个是相机的动态上尽量对手持拍摄进行模拟(旋转镜头的“真实摄影机”调度),另一方面在后期合成中加强了各种光学镜头的效果拟真,这些都是一般动画项目中没有的尝试。

深海项目的灯光,严格上来说是灯光+合成两个环节,其中合成的比例是国内动画中绝对没有。我们知道行业内 CG特效项目重合成,因为需要把灯光渲染的CG元素可信的合进实拍画面,而动画项目所有元素都是渲染器渲染而成,不存在光环境不匹配的问题,最终画面灯光为主,合成的份量很轻,有的项目甚至可以把渲染器渲出来图层稍微一合就是最终画面了。

但深海在合成环节精细把控了最终画面的效果,其中色彩丰富度,镜头内空间的纵深感和空气感,都是其他项目中看不到的。光深入水下的悬浮颗粒和光斑,都是主要靠合成出来的效果。

另外我们灯光环节使用的是 Arnold 渲染器,焦散一直是它的弱项(光穿过动态的水或者厚度不一致的玻璃这些透明物体时会形成光斑,就是焦散效果的一种),想靠灯光环节直接作出逼真的水下场景几乎不可能,所以深海整个项目都特别吃合成。

深海项目流程制作上(在国内)比较领先的有这么几个方面:

能否使用Katana 已经是国内动画公司技术能力的一把标尺了:我们不能说不用 Katana 团队的技术能力就不行,毕竟 Clarisse、Houdini 的 Solaris 都是成熟的工业解决方案,甚至说如果设计的足够好,传统的 Maya 内灯光也是可以胜任的。但使用 Katana 的团队必然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解耦,这是一个可以适应大型项目的流程的基本条件。

除了 NeMo 系统,其他这些技术大都还是在怎么用好现有商业软件的程度上,和 Pixar 这样美国顶尖的动画工作室开发的技术——比如冰雪奇缘中的雪的算法,在创新性和难度上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在制定工业标准,我们还在探索标准的边缘在哪里。

但另一方面来说,深海中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即使没有提供新的算法,本身也是扩展了技术的边界。深海没有堆砌数字资产来创造画面,而是画面的艺术需求导致了庞大的数据。技术服务于效果,效果服务于故事。深海的技术没有什么炫技的成分,最终是为了故事而服务的。

深海在流程(Pipeline)上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当项目变得复杂,数据量庞大,参与的团队多了以后出现的问题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因为量变导致了质变才会出现的问题。

导演对于效果的极致追求导致这个项目的角色修型、手持相机、合成这几个环节从一般动画项目中一掠而过转变成了重要环节,而且修型和手持的时间切入点并不是在项目之初就有了明确的规划,导致需要设计好流程来避免新环节造成的摩擦。

 

深海动画主管

 

而在《深海》里,夸张的动作表演表演给建模师、绑定师和动画师带来很大的挑战。这是因为,三维动画是严格遵照客观世界的透视和结构来呈现的,动画师为其赋予表演动作时需要对脸部几十块肌肉做调整,才能准确地表现特定表情。比如一个笑容,绝不是单单提高嘴角就能实现,它需要各个肌肉群的准确配合,如果设置不精细的话会让三维角色表演很假,这也是许多三维动画角色表情非常容易僵硬的原因。

南河的脸部控制器多达240个,有时需要对整个头部模型进行相应的变形,也就是说如果假设三维模型头部内部有头骨的话,需要对头骨进行相应的变形。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制作团队为南河制作了多个不同情绪状态的头部模型,当表情跨度大的时候直接替换模型,并在新的模型上进行控制器级别的调整。

《深海》并没有采用动作捕捉技术,全部用手动设置关键帧来实现。动画师的桌子上都会有一面镜子,在调动画的时候随时用来观察自己表演的表情。但在一些比较难的表演时,会邀请演员来进行表演,作为调制动画的参考。

《深海》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为两位主角配音的演员并不是传统的专业配音演员,而是影视剧演员,他们在分镜阶段已经进组,不但为全片配音,而且为两个角色的表演提供参考动作和表情,如参宿哭泣的表情递进变化和情绪变化。这种方法一方面需要参考真人表演,另一方面需要动画师充分理解并提炼出这种表演的层次和变化,最终以手动调帧的方式赋予参宿的三维模型。

再比如影片最后,参宿冲破薄膜那场戏中,即将撕裂的薄膜在参宿脸部勒出血印,参宿在此刻决绝向前的表情以及她变形的脸部和薄膜之间的互动,乃至薄膜逐渐裂开到最后崩裂时的微尘,都毫发毕现地用特写镜头来展现。

 

摄影、镜头部分——程马

 

动画电影的制作之所以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也是因为无法如实景拍摄那样,移动一下机位,调一下魔术腿的高低,让演员走一遍戏,就可完成立竿见影的调整。

制作动画中,最终的效果不能被立马看到,从概念到完成建模和渲染,需要等待一层层步骤的推进。每次想要进行一处修改,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反馈周期。

因此程马在给layout动画师提出修改方案后,往往需要等几天才可以看到这样调整是否可行。在脑海中设想的调度和现实情况也难免有出入,分镜的设计也得不断进行调整验证。

很多动画电影中的虚拟摄影机的运动特别精确,可以完美匹配角色的运动,但现实拍摄中摄影机却无法做到这样的效果,无论是Dolly、摇臂上的稳定运动,还是斯坦尼康、手持这样的运动,人工对移动器材的操作无论是起止还是跟随,都存在一点点的反应时间和非线性速度变化。如果用虚拟摄影机模拟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就会让虚拟摄影机多了真实感,有了人味。

除了对实拍运动质感的模拟,《深海》中的镜头还都加入了手持的呼吸感,让那些幻梦中经历的场景多了一丝迷离之感,也放大着参宿心中的不安和迷茫。

 

制片人易巧

《深海》到底在研发什么?不单单是粒子水墨,这是最表层的。每个环节都在研发。

不像《大圣归来》,无非是山水烟火,衣服都不会变,毛发基本上就是那样,表演上也不会追求那种肌肉质感,相对简单。这次是一个整体。

比如动画,要研发南河的二维和三维结合的表演;参宿的拟真表演;包括动物的拟合化表演,道具动画。例如水母,红鬼的手,毛发的拟真感等。

再比如海精灵怎么表现?和水结合后是什么样子?以前国内没人做到过这种细致度以及动态,因为很难做。

除此之外,特效、灯光等等都要做研发。人脸怎么样才好看?不仅仅有毛孔、血管,还要有整体脸的表现力,在光影里面怎么传达情绪。

包括怎么处理那么艳俗的画面?按理来说,那些颜色放到一块就是个灾难。其实我们非常知道怎么高级,简单的颜色、做点冷色调,但这么处理缺乏冲击力。而这次我们就是要强冲击力,就是要这样一堆颜色放在一起,而且要高级,还要有梦幻感。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画面截选

以上是从各个访谈中摘录的技术探索部分,接下来用画面来整理一下:

细致的建模


精致的微表情


夸张的五官变化


云的演算


深海号复杂的资产管理,具体的模型看不到,只能先看看画稿,蔡智超老师甚至制作了四个版本。

灯光合成


水的演算——深海中水的质感普遍都做得很好


南河身上湿的衣服和干的衣服材质的区分


海精灵和水的交融


雨中南河脸上的油彩随着雨水剥落的质感。


参宿的脸被幕布划破的细节


南河脱水干裂的脸


参宿脱水干裂的皮肤


类似广角镜头的畸变,还有很多运动抖动镜头和焦点变化镜头就不贴了
到最后才是粒子水墨技术,粒子水墨的技术其实主要是材质上不停的探索和研发,更贴近美术风格探索的附产物。

最后的个人感想

这篇长长的解读其实是写给我自己看的,我不会向其他人推荐这部电影。

整个感想都很主观,可以不看。

《深海》其实是一部很可悲的电影,喜欢的人大多不知因何而流泪,厌恶的人也将其厌恶的地方当作理所当然的暇疵;文艺的观众不会在意一部“通俗而大众”的动画电影,而普罗大众又难以通过电影技巧去解读它。

再过十年二十年,人们可能就只是隐隐约约记得有这样一部“画面美、剧情差、煽情”的原创国产动画电影,只记得是“第二部《大鱼海棠》”。人们就算要回味一下精致的答辩,也是去看《大鱼海棠》罢。

像《流浪地球2》这样的电影,有很多影评将里里外外的细节讲得纤毫毕现。但现在知乎和豆瓣上几乎没有对《深海》准确的解读,即使导演已经在直播里将电影差不多讲透了。再过十年二十年,新的观众看着满目的差评,看着错误的解读,再留下一个新的差评。我什么也做不了,我会写这个解析,仅仅是不想自己再过十年二十年,就看不懂这部电影了。

《深海》的命运就像电影里的参宿一样,被误解,被忽视,被遗忘


《深海》是一部大众烂片。豆瓣7.3,还在下降中,所以这是客观现实。

我不认为观众们看到剧情解读就会给出高分。娱乐产品能否取悦观众最重要,看完电影之后,喜欢就觉得一切都是好的,不喜欢自然一切都是差的,这不会因为所谓的“影评”而改变。

我向来很尊重电影的大众口碑,毕竟人民群众喜欢的才是真的好。如果我的观感和人民群众的观点相矛盾,那一定是电影哪个地方没做好,我会尽可能站在大众的角度去审视电影的缺点。

但是在《深海》的舆论场中,我少见的难以与大多数差评共情。

举一些说的比较多的《深海》差评

  1. 画面是光污染,五彩斑斓的答辩

  2. 牺牲一个人才能拯救女主,三观不正

  3. 男女主形象丑到令人生理不适

  4. 剧情走向抄袭缝合经典作品,缺乏独创性,看了开头就猜到结尾

  5. 电影只是一部炫技作品

我不会认为这些评论是吹毛求疵,只是难以共情。一方面电影并非IP作也没有明星参与,很难寻找到刻意给差评的动机。另一方面给差评的人数众多——单看豆瓣短评,画面差评的有一成,三观差评的有三成,人物形象差评的有六成,剧情差评的高达九成,其中给一星就有三分之一。

既然这确实是大众观点,那么探讨它而非忽视它也是应该做的。

对于大众观点的理解建立在共情之上,将自己代入大众的审美视角去感知电影,进而理解电影——这是我往日的行事逻辑,但这种逻辑《深海》这部电影中完全失效了,我第一次感觉自己和主流观众之间存在如此之大的隔阂……我感觉上述的那些缺陷在电影之中是难以成立的。

我无法理解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会将《深海》的画面认知为“光污染”,并感知到生理性不适,我觉得《深海》的画面几乎是无懈可击的,因此这方面我是真的难以共情。

同理我也难以理解对人物形象的“丑”感到生理不适,南河乱飞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由二维夸张的艺术手法具现而来,存粹的大众审美上或许可以满足“丑陋”的标准,但是在电影之中也不至于到“极度影响观影”的地步。同时我也很难将参宿的人物形象与“丑到生理不适”建立起联系——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剧情一星在大多数评论中都有提到,一般给一星要么是黑,要么是真的很讨厌。《深海》不是大IP也没什么粉丝,不会有多少黑子,所以基本上是真的对剧情极度厌恶。剧情上即使完全无法理解梦境中的表达,只看头尾,至少也具备完整的剧情逻辑,也有揭开悬念的震动。导致我确实难以设身处地去理解那种“极度厌恶的感受”,即使看不懂太晦涩的表意手法,纯看前后剧情也起码在及格线以上吧。

三观方面,救人死亡的现实案例很多,被救者如何面对“愧疚”之情也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参宿并非因为南河的死的看开,愿意活下去。反而是陷入了对南河的极度愧疚之中,参宿后期的自我觉醒其实是建立在对愧疚和依赖的理性看待之下。南河的死更类似于激化矛盾的的剧情,就像传统剧作结构中主角因死队友而坚定意志。

最后是剧情走向方面:绝大部分的说法是抄袭了《千与千寻》,缝合了《哈耳的移动城堡》。我并不是很理解除了奇幻冒险结构、故事中都有一个移动的建筑之外,这三个电影还有什么相似点。与《深海》相似度更大的应该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穆赫兰道》和《心灵奇旅》,但这三者鲜少有人提到。

但是既然这样认为的群体存在而且数量庞大,那上述提到的缺陷就必然呈现在部分观众眼里的。而我对《深海》缺陷的观点和主流观众完全不一致,这是我看了这么多电影以来的第一次……我一直觉得我的电影的认知应该比较偏向于主流观众的。

我的认知中《深海》的问题

  1. 梦境之中的逻辑要通过现实剧情去补完,而现实剧情在最后面,这就注定了观众一刷的时候是无法完全从剧情角度去审视梦境的段落,因此对于梦境情节的内在逻辑是一无所知的。

  2. 梦境中理解情节的关键大量落脚在意象和映射之上,本来这类隐喻应该有千人千面的解读,但这样的安排直接把对隐喻的解读限定死了。并且隐喻本身就是比较晦涩的东西,增大了剧情解读的难度。

  3. 梦境之中的节奏是按照情绪的节奏去安排的:情绪的起伏符合周期段落感,但是剧情的变化就没有明确的节奏。

  4. 从属于梦境本身的情节逻辑和从属于整个故事的情节逻辑不够统一,梦境之中为了和整个故事逻辑融洽,而放弃了梦境之内的逻辑融洽。

  5. 片中就不该出现“抑郁症”这三个字,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是讲抑郁症的,稍微模糊化背景对电影并没有损失。“抑郁症”三个字使得场外舆论直接跑偏了,大众舆论对于抑郁症过于敏感,制作方太缺乏对市场的敏锐度。

  6. 最好还是讲清楚剧情和主旨,表达的过程可以晦涩,但表达的结果应当是精准的,减少错误理解的可能性。

  7. 单论剧情的话,还是缺少独创性和想法,融合了很多电影的思路,然后为美术服务。

我所认知的问题之中,主要是叙事结构设计以及节奏上的问题,是存在做得更好的可能性的,现有的完成度更多是制作组经验和能力不足所致。


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呢?我也不知道。

我开始觉得喜欢是没有理由的。看过许多各方面都无懈可击的电影,但都谈不上喜欢。也有剧情到音乐都一无是处的爆米花爽片,我能看好几次。

我看《深海》时没有流泪,但是我能够看懂每一个画面表达的情绪,因为我确实经历过,因此我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错过了这部电影”,如果在一两年前看到它,我或许会被打动。

但我始终忘不掉它存粹而极致的美感,我走出电影院时是凌晨两点钟,外面的世界漆黑一片,而我的脑海里还是绚丽的海洋。还没走出商场,我脑海里绚烂的画面就开始褪色了。走到大街上时,只记得电影很美,具体怎么美已经全然忘了。

看电影的感受终究是很私人的,不能强迫其他人与自己一个想法。看完电影之后的第一反应才是独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再之后的感受,都掺杂了其他人的想法与解读,会变得更“普适”,但却不再“真实”。

我其实不是很喜欢看电影,我只是很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

去电影院看电影就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可以忘记现实中的所有令人焦虑的事情,获得一点独处和喘息的空间,等待着导演为我筑一个梦。


如果让我用一句尽可能精确的话去描述《深海》这部电影,我会认为它是:

一群动画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一起做了一场不愿醒来的七年的梦,直到这场梦不得不破裂。

深海的核心主创团队与其说是电影工作者,不如说是动画工作者,田晓鹏是做动画出身的,只导过一部大圣归来,制片人易巧所有的作品都是动画电影,其他的美术总监或者动画总监就更不用说了。

相较于用“电影”的方式去评判这部电影,我更愿意将《深海》作为一个存粹的动画去看待。

在电影之中,画面的表达是以“剧情”和“意象”为媒介的,但是在动画中,画面直接就是表达的手段,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给两个链接:

井上手绘了灌篮高手的部分动画(主要是个清洁剂广告): https://b23.tv/agh49s3 一个剧情十分简单(纯情少女爱上渣男被抛弃)的动画: https://b23.tv/HQRJitP

动画更多看的是画风、分镜、表现力,反而不太重视写实,对现实的夸张反而会成为表现力的一部分。

动画与电影的创作出发点也不一样。

在电影中,想表达此时此刻主角的由坏变好,会用几个情节串联成故事来说明,或者使用蒙太奇,串联几个物象或者场景来表达;在动画中,比如深海,就会先给你一个大雨倾盆的、窒息而灰暗的画面,再直接给你一个极度绚烂极度美丽的画面。观众的可以直接从画面之中获得情感,再由情感去共情主角,进而绕过了剧情直接体会到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很多观众其实并不习惯这样的表达形式,“绚烂的画面”可能确实让观众感知到了美好欢快的情绪,粘液质感和交杂的光影也会让观众感知到“表面美好下暗藏潜流”的情绪,但是很多观众并不会将这个情绪和电影中的角色联系起来,只是将画面认为是导演对观众的讨好,认为是填补观感的取巧之技,或是导演能力不足在恶心观众,从而忽略了画面在表达上的效果,进而为理解电影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深海》从艺术审美到美术风格再到丰富的实现方式,相对于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都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一群动画师和美术师的七年一梦,在各个方面——画面张力、色彩调度、设定、审美、分镜设计等等,也本就应该是顶级的。同时也看到有很多人评价《深海》更像一个美术生毕设的超级升级版,这就是《深海》这部作品更偏向美术动画而非电影给观众带来的直觉感知。

这不能说是观众的问题,不去怪罪观众是最基本的原则。像《千与千寻》这类同样用画面表意的偏美术的动画电影,会将表面的壳子制作得足够常规,最起码不会为观众带来理解上的阻碍。《深海》由于制作组的能力与经验不足,因此做不到这样大巧不工的程度。

《深海》在面临“讨好观众”还是“尊重主旨”的选择题上,一面倒地选择了“尊重主旨”,几乎抛弃了剧情对于内核的直观表达,导致相当大一部分观众从画面中获得了“表达”,但是在回味之时又习惯于去从剧情中寻找“表达”,但是剧情过于晦涩,观众无法从中复现自己“理解”的过程。


《深海》这部电影难得的让我思考起有关“电影的评价标准”这一话题。

“电影究竟是视听艺术还是剧情艺术?” “评价一部电影的时候是否有必要从创作者的角度理解一部电影?” “依靠解读建立的电影观感是否有意义?(电影评价是否需要考虑电影外的元素)”

这三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公允的答案,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我对于这三个问题的个人看法都偏向于前者,不过还是期待能够出现更丰富的讨论。


《深海》是一部再也不会出现的电影。

十月文化是一个很神奇的公司,6000万的预算做《大圣归来》可以做到山穷水尽的地步;3.5个亿的预算,全中国业界最顶级的资源和团队一起做《深海》,依然可以做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十月文化的200个人的团队们,一起陪着整部电影,做到项目组再也没有钱了,而上映也遥遥无期,也没有一个人离开。

《大圣归来》做了八年,压上了所有的资金和人脉,多方化缘,最后筹到了6000万将电影做出来了。

这回光线直接就给了十月文化一大笔资金,结果十月文化做了4年,花光了所有的前期投资,只做出来3分钟的成片——也就是片头的三分钟,还有一堆预演、技术、分镜、资产,算上去也只是个半成品。

光线做《哪吒》赚了大钱,大手一挥又给《深海》分期投了2个亿的资金。结果又做了一年,进度还是没达到预期。光线看不下去了,于是空降了彩条屋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过去管着十月文化,让他们拿到投资后一年迅速将电影完工。结果易巧去了十月文化一个月之后,开始和导演一起发疯,甚至还说服了整个彩条屋和整个光线传媒陪着导演一起发疯。

光线传媒为了深海,从2020年姜子牙上映之后到2023年深海上映,中间整整2年半的时间,再也没有上映一部标准制作的动画电影,将所有的资源全部投入了深海。同时期竞争对手追光动画已经上映了三部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虽然每一部都不高,但总票房比得上一部《姜子牙》了。

业内人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深海》是一部无法回本的片子。作为动画电影并不合家欢,注定观影群体不够大,不是IP电影没有粉丝基本盘,叙事复杂普通观众难以理解,再加上制作成本恐怖——《深海》之前的国产动画电影2000万美元的投资已经是上限了。

 

所以《深海》是一部不会再出现的电影,因为它不只是一个电影,而是一群动画工作者、美术工作者、甚至资方一起做了一场七年的梦。

去做这场梦时大家就没想着要赚钱。

导演田晓鹏表示:

大家没有说一定要做一个票房成功的电影。在大圣和哪吒之后,已经有一些票房的积淀,这时候应该做点不一样的。最后亏了就给投资人打工还债。

制片人易巧也坦言:

电影上映并非它达到了导演预期的标准,而是再也融不到钱了,公司要倒闭了,只能上映了。

 

最初《深海》预计暑期档上映,结果特效没有做完,推迟到国庆档。国庆档因为审核原因(主要是作为动画片特效不能太克苏鲁,导演说剧情没怎么改动),最后来不及上映,而同期又疫情爆发,除了《万里归途》之外的其他电影都撤档了。后来打算元旦档上映,又被否了,上映遥遥无期。最终在1月份才突然通知可以春节档上映——如果真的在元旦档上映,票房能否过5亿都不好说,明显已经不考虑回本了,就是迅速拿到现金流救一下公司。


为什么大家会一起做一个深海这样的梦?

“现在回过头看,七年时间凝聚成了这部《深海》,是值得的么?值得。人生的时间不花在这上面,那花在什么上面呢?花在任何事情上都可能是对的,只要它是你想做的事情,那就是值得的。

“大家就应该去大胆去探索、尝试不同的边界,也许要花很久时间,也许要花一代人的时间,但是这个壁垒总是会打破的。

“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学业分内的事情。其他的像这些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就留像我们这些社会上的人去摸爬滚打,然后给你们打造一个更好的工业基础,让你们未来可以做一些更实验的、高端的、开放的东西。”——田晓鹏

透过大银幕,我能看到一群愿意将自己的真心剖开展示给你看的制作者。

“我们面临的是要做一个决定。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是快速拿一笔钱,把它结束。因为预演已经做完了,质量在国内已经是一线了,做出来大家也不会觉得差,但会变成一个相对平庸的片子。

“我不太相信性价比。如果草草收场,这个电影一定既不商业,研发也没有到,一点特点都没有。

“既然出发点是要走另外一条路,重研发的、探索的,就得探索到底。要不然走到一半,你会难受,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极致?

“今天我无怨无悔。”——易巧

《深海》里即使再边缘的配角,也有优秀的建模和自己的故事线,《深海》能让你看见高达3.5个亿的投资都花到哪里去了,同样春节档的国产电影只有流浪地球能给我这样的感觉。《深海》真的在努力的给你看一些新的东西,不管是否好看,它确实呈现了从未见过的画面风格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我自己其实蛮惊讶《深海》最后能磨到9亿票房的,明明这部电影一看就很不商业。而且《深海》60%的票房都是在档期之外获得的,说明后劲特别强,算得上三年来最强后劲,即使没有假期依然有很多人愿意去看。

《深海》唯一的噱头不过是“出彩的特效”和“到电影院哭一场”。哪部动画电影没有宣传特效出色?路人无从分辨这次的画面好到什么水平,更别说和特效大片《流浪地球2》同期上映,只看特效二选一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流浪地球2》。更别说大春节去电影院哭一场……

咋一看没吃到什么国动粉丝的基本盘。《深海》在豆瓣、贴吧、知乎的二次元组和s1之类的论坛上都是堪比异化三体的口碑,基本不会有什么动画迷去看。《大圣归来》主流购票用户是25-29的男性,8年过去了,应该是30+的男性观众才对。但是《深海》的主流购票用户是16-25的女性,甚至是这么多年来唯一一部女性观众占比达到60%的动画电影。

而《深海》的宣发也是极度节俭。光线是真的没钱了,除了在第六周保了一周的场次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宣发。映前想看和预售都是倒数第一,电影之后虽然迎出现一波增长,但依然无法改变大局。最后首日排片、票房、黄金场次全部垫底。买的热搜数量和大v推荐也是同期春节档电影倒数,仅仅比熊出没强,依然没有什么水花。

“国漫崛起”的情怀牌早就在《雄狮少年》的时候被打尽了,再加上“唐氏综合征”的人物建模和“辱华”的嫌疑,估摸着几个人会为了国漫情怀去看它。其实参宿的建模挺好看的,卡姿兰大眼睛该有的都有,就是南河丑点。后面爬了一下豆瓣短评里的用户,和姜子牙重合度不太高。《姜子牙》的票房主要是一二线城市贡献的,而《深海》的票房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贡献的。

或许大家的目的真的是去电影院哭一场吧,三年来确实给很多人带去了负面情绪,女生相对而言又更敏锐一些,于是看得更多。

但我确实不能理解《深海》是怎么攻略下沉市场的,按理来说下沉市场应该更不喜欢这种叙事方式复杂的片子才对,《无名》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就很差。

按照最后的9.19亿票房,在加上ip运营和影视版权,预计收入应该能到3.5亿左右,还是有可能回本的,但是考虑到春节档额外的营销费用,也不好说。

 


 

我很喜欢《深海》,但我不会去期待下一部《深海》。

七年过去了,当年我就不是很喜欢《大圣归来》,现在我还是感觉一般。导演和制片人说下一部片子要做一个“安全”的片子,我就更加没有期待了。

我欣赏的是《深海》的特效、美术风格、叙事逻辑、表达内核,欣赏的是这一时这一刻的制作组存粹而动人的真诚。特效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东西,显而易见五年十年内不会再出现《深海》级别的投资,也就不会出现同级别的画面。没有了不计成本的热情,那美术风格和表达上也会有所敷衍。

《深海》的出现对于国内动画界,有意义在它做了许多对于国内前无古人的探索,无意义在于《深海》是一部几乎不可能复现的作品——从商业的角度,不会再有5000万美元级别的投资,也不会再去做不够普适的叙事方式和画面表达。《深海》建立在高成本上的探索于其他电影而言很难有借鉴的空间。

对于各类天时地利、机缘巧合下产生的佳作,欣赏当下的美就好了,不需要期待后续。

喜欢真的是很奇怪的东西,我偏爱动画电影,但是就是对皮克斯没什么兴趣。我每次看完皮克斯的片子都会觉得质量好高,转头就忘在脑后了,也不会刷两三遍。而宫崎骏、高畑勋、细田守、新海诚之类的,就会时不时拿出来看看,现在又多了深海。

那些公认的顶级质量的电影,总给人感觉是放在牌位上供着的,而不是在身边陪伴的。真正喜欢的东西常常无所谓质量,好的坏的来者不拒。

直到现在我依然没有想清楚我为什么会喜欢《深海》,或许是因为极繁的艺术风格,或许是因为意识流的叙事结构,或许是因为我在电影里看到了过去的自己,又或许什么都不因为,就是存粹的被电影打动。

喜欢从来是不需要理由的,大多数人都是先喜欢,再去为自己的喜欢找补各种借口。

 

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

【一些备注】

  1. 之前日本电视台对田晓鹏有个采访,田晓鹏表明深海3000万美元的成本,换算成人民币大概2亿左右。【日本NHK关于田晓鹏导演的动画深海的采访7分钟片段-哔哩哔哩】 https://b23.tv/j9xUL9E

  2. 最开始光线传媒给了深海一笔启动资金,之后光线传媒19年哪吒大火前后给十月文化注资2亿,然后易巧说他管事的两年半,砍了十月文化的其他所有项目,将深海专注做完,这2亿不出意外是用在深海上了,但这2亿是分批次给的。

总成本个人估计在5000万美元左右,超时超支以及后期设备损坏再加上庞大的研发和制作费用,最终成本比一开始超支了很多,加上春节档各种费用,4亿应该差不多。深海按照回本的话,预期目标应该是10亿+档票房才对,不过按照光线传媒的说法,最后应该接近回本或者平本。

综合各种渠道的消息,差不多可以认定主要是呈现上的改动:比如部分特效重做,还有部分名字更改。目前的剧情应该就是原剧情,没有怎么改动过。

【整篇大文章的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jQzzf8XLGG0K59O-jxC6kQ

真心希望能阅读一下制片人易巧的这两篇访谈,看完之后就大概知道深海这部电影的开端、发展以及为什么最后变成了这样。

新声pro访谈制片人易巧:复盘《深海》(上)(下)

https://mp.weixin.qq.com/s/E6h6tfFJYrpmZSXnBQOWvw

https://mp.weixin.qq.com/s/tEEb2s7KukFiHe7zFLa1YA

GQ实验室访谈导演田晓鹏:《深海》导演说:“对不起”

https://mp.weixin.qq.com/s/ON3gOtNX3LPT-kHzjCKfsA

 

上观新闻访谈导演田晓鹏:“鸡汤”骗不了成年人

https://mp.weixin.qq.com/s/GzjXJ92drhWVUp4hzJ62Aw

 

娱理访谈导演田晓鹏:《深海》不会再有续集,七年值得

https://mp.weixin.qq.com/s/4HHqi-L3NiyAPuNGDv55eA

 

新京报访谈导演田晓鹏:画面和情绪大于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zJ7wocNGIp6ZOWGXiFfAw

 

澎湃新闻访谈导演田晓鹏:海的深处有什么?

https://mp.weixin.qq.com/s/05_5PFjBHvk6YT3v6fk2-g

 

界面新闻访谈制片人易巧:有无数次可能夭折,但值得去试

https://mp.weixin.qq.com/s/NnMcuPbl9prrkt1ihwWqmw

 

环球银幕访谈制片人易巧:更期待它勾起对电影的讨论

https://mp.weixin.qq.com/s/_qYPbVGQPIfP-Y4tBezszg

 

芭莎电影访谈前期美术指导翁铭:奇幻视界与温暖之境

https://mp.weixin.qq.com/s/s3HWmDDou-4g4UU-vI-DJw

 

动画人空间访谈前期美术指导翁铭

https://mp.weixin.qq.com/s/_qW-twyMKV21nvA1CWG-NA



动画人空间访谈动画指导戈弋

https://mp.weixin.qq.com/s/P7z52ACTxudf2eplXOMBqg

 

动画人空间访谈技术总监刘鲁

https://mp.weixin.qq.com/s/dcH6fDhjMmqdQ1yO1S9OBw

 

动画人空间访谈所有主创

https://mp.weixin.qq.com/s/XuUB1ZNZueI0nqQ5KeNGbw

 

骨朵网络访谈深海主创集体:无人在意的小丑编织了一场最绚烂的梦

https://mp.weixin.qq.com/s/B4-SsMJR2JchMyTgTBz6Rw

 

访谈声音指导:《深海》声音制作分享会

https://mp.weixin.qq.com/s/Mpcd9-EV2S7mHcG13AROaQ

 

国美学术通讯访谈深海美术概念蔡智超老师(也是国美老师)

https://mp.weixin.qq.com/s/r29WnTSk_H-xvy0_MHjxMQ

 

导演帮访谈摄影指导程马:我们在尝试让动画更接近真实世界

https://mp.weixin.qq.com/s/e6i_Q2lII7462QwOOLVQ5w

 

 

视频细节:https://weibo.com/5686884331/MsnWgxszvhttps://weibo.com/5686884331/Mqez5imhn

各类细节:https://weibo.com/5686884331/MrcdxsTx8

逐帧细节:https://weibo.com/5686884331/Mqs19dGki

道具细节:https://weibo.com/5686884331/MpGcMaFIO

伏笔细节:https://weibo.com/5686884331/MpDySxfyW

人物解读:https://weibo.com/5686884331/MsljZEOKs

南河解读:https://weibo.com/5686884331/Mq5YWmP9y

映前解读:https://weibo.com/5686884331/Moxwia81W